山西 > 山西新闻

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 寻找服务业新触点【转型进行时】软件赋能 数智转型

服务业占据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地位举足轻重。从医疗到建筑再到煤矿,可以说,软件与传统产业融合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山西特色的行业应用。它所激发出的新动能和显示出的韧性及发展潜力,让山西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实、底色更浓。2021-09-02 09:15

以降碳减排促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实现“双碳”目标,从宏观来说,必须统筹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生产消费结构调整,统筹节能和减排,促进能源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推动产业生态化和产业园区生态化发展,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强度。2021-09-02 09:14

【走进乡村看小康】大同黄花,又是一年好收成

大同黄花,入秋之后退却了在田野里的灿烂,开始了天南海北的跋涉。8月20日8时许,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下榆涧村东的共享冷库前,村民文淑华送来了今年最后一茬黄花。”  在通往云州区有机黄花种植基地的路上,一块亮闪闪的“下榆涧村党支部服务群众黄花鲜菜收购点”的牌子吸引了记者的注意。2021-09-01 10:16

【2021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绿色多元能源供给体系正在形成

我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今后五年发展目标,绿色能源供应体系基本形成,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取得明显成效。山西正坚定地担当起历史使命,争当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奋力在提高能源供给体系质量效益上蹚出一条新路来。2021-09-01 10:15

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转型进行时】把好事办实 把实事办好(下)

——在着力深化政务服务改革便民利民办实事方面,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省各市县下功夫、出硬招、见实效、求突破,积极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2021-09-01 10:15

【聚焦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阳泉:掀起转型发展绿色浪潮

深蓝大屏,如浩瀚大洋,显示着能源转型、环保减排等4大类11个大数据应用分析场景;数据奔流,似千江入海,囊括了数十家企业、41个监测主体和19个分析模型的庞大数据。8月20日,记者走进阳泉市智慧能源数据中心,很直观地感受到数据对产业升级的支撑作用,更感受到阳泉以能源革命为抓手推动转型升级的信心决心。2021-08-31 18:23

【聚焦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落实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总要求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本届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以“能源气候环境”为主题,紧扣能源革命、碳达峰碳中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历史性任务展开,对我国推动能源革命、应对气候变化、开展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2021-08-31 18:22

【转型进行时】把好事办实 把实事办好(上)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省党员干部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具体行动。“表面上看,爱心驿站解决的是人民群众的一些小问题,但背后却反映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大道理,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2021-08-31 18:17

【走进乡村看小康】闫景村:“丰收村”里的丰收经

秋日清晨,伴随着虫鸣鸟叫,坐落于孤峰山下的万荣县闫景村逐渐苏醒。”  如今,闫景村大街小巷道路整洁通畅、晋南风韵房屋错落有致、李家大院风景诗意隽永、特色民宿人来人往、沃土千里果香四溢、家家灯火其乐融融。2021-08-30 10:07

【聚焦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长治:“绿能”潮涌漳河源

长治聚焦绿色转型,进一步拉长延伸能源产业链条,通过顶层设计、项目规划、项目建设、规划编制这“四大抓手”,展开能源革命的新篇章。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长治电力总装机容量900.28万千瓦,其中新能源电力装机容量222.28万千瓦,占总装机的24.69%,绿色多元现代能源新体系正在加快形成。2021-08-30 10:07

高质量做好文旅推介会筹备工作

8月27日,记者从省文旅厅获悉,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举办期间,我省将举办“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文化旅游推介会,省文旅厅召开了专题会议部署此项工作。目前,推介会筹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省文旅厅积极对接组委会,将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做好文化旅游推介会筹备工作。2021-08-30 10:07

【转型进行时】高速飞车将从山西“起飞”

从时速20公里的马车,到时速60公里的蒸汽火车、时速300公里的高铁、时速500公里的磁悬浮列车,科技让人类对速度的追求一一化为现实。在大同市阳高县,高速飞车山西省实验室正式揭牌,这里正在建设国内首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磁悬浮试验线。2021-08-29 10:20

【聚焦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临汾:递出绿色发展新名片

临汾市运用新技术推动能源革命,推广无煤柱开采、矸石返井和充填开采等不同绿色开采技术。建成山西古县金谷煤业矸石返井、充填开采试点,并开始联合试运转……  2020年出台的《临汾市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方案》,让绿色成为煤矿新底色。2021-08-29 10:19

【深化省校合作 共促高质量发展】朔城区与29所高校和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30个

“看看,这玉米棒子长得足有一尺长,长势十分喜人。”8月27日,记者走进朔州市朔城区窑子头乡稻畦村,该村农业技术带头人卢虎面对眼前长势喜人的膜侧玉米高兴地说。自深化省校合作以来,该区立足区情实际、聚焦发展需求,已与29所高校和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30个。2021-08-29 10:19

【转型进行时】费托蜡:黑色煤炭的“白色”价值

费托蜡,是因德国科学家费舍尔和托普索发明由煤生产油和蜡的过程,将其名字首字母结合而得名。潞安化工集团生产的多种型号系列产品各项指标达到国外进口同类产品标准,成为全球第三家能够独立生产高熔点费托蜡的企业。2021-08-29 10:18

全国政协调研组在晋调研

8月23日至25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率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调研组莅晋,围绕“加大中医药资源的发掘和保护”重点提案开展督办调研。调研组对近年来山西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中医药资源发掘和保护方面取得的成效给予肯定。2021-08-27 10:57

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深入解读《山西省“十四五”人力资源开发、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坚持引才育才并举 用才留才并重

8月26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省“十四五”规划各专项规划系列解读新闻发布会的第十一场发布会,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深入解读《山西省“十四五”人力资源开发、教育改革发展规划》。2021-08-27 10:56

大同古墓葬首次发现北魏木质武士俑

8月26日,山西晚报记者从山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在大同发现一处北魏时期墓群,并在其中名为“贾宝”的墓葬中首次发现了北魏时期的木质武士佣和镇墓兽。”  该墓葬的发现,为进一步认识北魏平城时期民族融合、异地移民的丧葬制度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2021-08-27 10:56

传承红色基因 汲取奋进力量 创新表达方式【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新时代革命文物绽放光彩

4月初,国家文物局公布全国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6万多处,国有馆藏可移动革命文物超过100万件/套,而我们山西现有革命文物2200余处,其中国保22处,省保55处,市县保793处,革命类博物馆纪念馆27座,馆藏革命文物7万余件,在我国革命文物资源库中具有重要地位。2021-08-25 09:38

【聚焦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省电力公司上半年实施626个电能替代项目

记者今天从省电力公司获悉,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实施电能替代项目626个,完成替代电量48.36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271.0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2.73万吨。2021-08-25 09:38

为村民设计剪纸、举办免费培训班……屯留老党员刘夏莲“剪”出不一样的“喜”

刘夏莲从小酷爱剪纸,一有时间就剪这剪那,慢慢的,她练就了一手过硬的剪纸技术,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剪纸艺人。1990年3月在屯留“双学双比”竞赛中,她被评为“先进妇女能手”;1993年2月,她被评为长治市“双学双比能手”;她的事迹被省市各级媒体争相报道。2021-08-25 09:37

多领域发力 多产业蓄能【深化省校合作 共促高质量发展】怀仁强力推进“省校合作”开花结果

今年暑假,怀仁市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全国各高校的优秀大学生。这仅仅是怀仁市开展深化省校合作暨“12大基地”建设工作的一个缩影。7月16日,西北大学与怀仁一中正式签署优质生源基地协议,怀仁一中已成为清华、北京航空航天、兰州大学等25所“双一流”学校的优质生源基地。2021-08-24 09:10

【走进乡村看小康】高谷堆成了“金谷堆”

走在三人排头者的正是高谷堆村原第一书记侯俊国,在高谷堆村村民看来,这张照片就是他们如今好生活的缩影。”  “不止这些,咱村的鸵鸟养殖、连翘加工越做越好,咱们以后还要搞乡村农家乐,这未来的日子想着都美哩。2021-08-24 09:07

【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一个村庄的“碳中和”探索

一家家农户屋顶上蓝色的太阳能电池板熠熠发光,点缀在这座黄河岸边的小村子里,显得异常耀眼。在庄上村,已安装的27户家庭又构成一个“分布式光伏+储能+直流配电+柔性负荷”的村级光储直柔系统。2021-08-24 09:07

【慎终如始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查缺补漏绷紧弦 织密织牢防控网

连日来,全省各地积极落实疫情防控工作相关部署,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相关要求上来,科学应对,严防死守,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发扬连续奋战精神,将各项措施落细落实落到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阳煤总医院瞄准四个关键环节,靶向发力,全面落实疫情防控相关工作。2021-08-23 09:30

西吴壁遗址发现国内迄今为止最早的木炭窑

8月19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最新考古成果:通过实验考古验证一处特殊遗迹性质——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木炭窑遗迹,属于二里头文化时期的木炭窑。考古及文献资料表明,木炭在先秦时期广泛用于取暖、冶金、防潮等领域,所用数量非常巨大。2021-08-23 09:30

【聚焦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吕梁:新技术助推能源革命初见成效

8月20日,记者走进吕梁市中阳县东义集团煤气化有限公司鑫岩煤矿智能集控中心。鑫岩煤矿是吕梁推进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为能源革命增添新动力的一个缩影。在一系列措施和制度支撑下,吕梁能源革命初见成效。2021-08-23 09:30

画里乡村遍地金

“没想到近两年的价格越来越好,我俩一天能采六七十斤青翘,按现在每斤18.5元的收购价算,一天就有1000多元进账。一颗颗果实能带富一方百姓,一片片黄花能发展文旅产业,放眼翼城,连翘产业发展后劲正足,乡亲们的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2021-08-22 18:31

“山西好人”李平:心里总装着大家

“老李,你这里忙完了帮我看看我家樱桃树长得好不好。……  这几日,前来李平家里“取经”的农户络绎不绝,他本人更是忙得不可开交。李平大搞农科试验成功的消息不胫而走,本县以及邻近县区的农民经常慕名而来求经问宝,他不论多忙,总是耐心指导。2021-08-22 18:30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治水兴水开新局

目前,以汾河为重点的“七河”流域生态修复成效显著,“五湖”生态保护与修复正在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6月29日17时41分,随着山西大水网小浪底引黄工程施工Ⅴ标7号和8号隧洞之间最后一声爆破声响,小浪底引黄工程全线贯通,现场建设者们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2021-08-22 18:30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