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关注】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要进一步发挥右玉精神的政治优势,大力学习和弘扬右玉精神,切实当好右玉精神的忠实守护者、坚定传承者和自觉践行者,持续培育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助力转型发展。再次,要发挥右玉环境的比较优势,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重点关注】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来源:山西新闻网 2021-10-29 09:3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序实施碳达峰山西行动,扎实推进“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山西。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延峰

闯出北方生态脆弱地区绿色发展新路

省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全面擘画了山西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军号角。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围绕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试验区战略目标,加快构建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目标和标准、任务和举措、政策和制度“三个体系”,下非常之力、用恒久之功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以新作为闯出一条北方生态脆弱地区绿色发展新路子,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一要在有序实施碳达峰山西行动上有新作为。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总要求,把降碳摆在更加突出、优先的位置,实施碳强度和碳排放总量“双控”制度,积极推行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落实碳排放报告、核查、监测、评估等工作,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确保如期完成碳达峰目标任务。

二要在扎实推进“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上有新作为。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细化编制区域、流域、廊道生态环境治理专项规划,谋划实施一批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创新生态环境治理投融资体制机制,一体化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治理,有效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三要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上有新作为。要再接再厉深入攻坚,在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上下功夫,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不断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蓝天常驻、绿水长流、黄土复净”。

四要在加快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上有新作为。持续深化生态文明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生态文明治理体系,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加快研究制定经济生态生产总值(GEEP)核算体系,严格制度执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常建忠

做好水文章,助力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党代会报告,字字凝聚着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智慧,句句彰显着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决心和意志,处处体现着牢记使命、奋发图强的责任和担当,是一篇引领山西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献。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点内容进行部署,坚决贯彻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全省水利行业的主管部门,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精神,全面保护水资源,涵养水生态,优化水环境,保障水安全,增强治水兴水能力,为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做好水这篇文章。

第一,有力支撑保障国家和我省重大发展战略。我们将重点围绕服务支撑全省“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特别是太忻经济区重大战略,围绕服务保障乡村振兴、粮食安全、生态修复治理等用水需求,加快完善全省水网架构,谋划和实施重大水利工程项目,进一步提升全省域供水保障能力、应急供水能力、水资源调配能力。

第二,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深度节水控水,按照《国家节水行动山西实施方案》和新出台的《山西省计划用水管理办法》,全面推动节水工作。合理分水,启动修订全省水资源全域化配置方案。加强取用水监管。

第三,深入实施汾河等“七河”及湖泊、大泉、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扎实推进“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的部署,力争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汾河干流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将三晋母亲河建成一条安澜的河、美丽的河、幸福的河。

第四,综合治理、系统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今年国庆期间,我省遭遇最强秋汛。全省水利系统闻讯而动,向险而行,奋战一线,与相关市县一起成功处置多起险情,全省水库、淤地坝无一垮坝,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下一步我们将全面排查安全隐患,提升全省重要河道防洪标准。通过综合整治,在全省形成以流域河流为单元、河流堤防为基础、重要水库为骨干、分洪蓄滞洪区为依托的较为系统的防灾减灾工程体系。

太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清徐县委书记王剑峰

争当碳达峰山西行动排头兵

省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提出,有序实施碳达峰山西行动,聚焦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同步提速。清徐作为工业大县和经济强县,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工业转型、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同步提速,争当碳达峰山西行动排头兵。

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精神,按照林武同志9月15日视察清徐经济开发区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重要讲话和具体要求,自觉扛起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把清徐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建设发展,作为推进能源革命、蹚出发展新路的清徐实践,作为争当碳达峰山西行动排头兵的重要举措,深入挖掘园区内部和园区间的产业共生潜力,通过产业布局优化、污染物倍量削减、排放标准提高、过程清洁生产,在优势产业领域精耕细作,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清徐精细化工循环产业园规划面积7674亩、总投资450亿元。目前正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成化”和“能耗一流、环保一流、装备一流、效益一流”的标准加快建设,加速成长为千亿级绿色产业园区。

清徐将紧紧围绕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继续坚持“首尾相连、吃干榨净、循环利用”的发展理念,把节能和提高能效作为强化能耗“双控”的主攻方向,不断突破关键技术,持续强链、补链、延链。通过政策引导,大力支持美锦集团、梗阳集团、亚鑫集团产业链建设,全力以赴把产业园建设成为省级“低碳零碳负碳标杆示范园区”,力争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为太原市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清徐贡献!

朔州市委常委右玉县委书记张震海

在更高起点更高质量上推动右玉绿色发展

我们要按照省委决策部署,认真学习领会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精神,弘扬右玉精神,突出抓好高质量发展,在更高起点更高质量上推动右玉绿色发展,切实把右玉打造成为全国两山理论的实践区、绿色发展的创新区、生态文化旅游的示范区。

首先,要进一步发挥右玉精神的政治优势,大力学习和弘扬右玉精神,切实当好右玉精神的忠实守护者、坚定传承者和自觉践行者,持续培育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助力转型发展。

其次,要进一步发挥右玉生态的资源优势,推进生态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我们要充分发挥右玉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的主战场和主引擎作用,持续叫响绿色生态文化品牌,加强加快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重点抓好右玉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提档升级工程,打造好右玉红色文化、西口古道、玉龙赛马三张文旅名片,努力把右玉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再次,要发挥右玉环境的比较优势,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我们要以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为重点,加快发展干果经济林、苗木种苗、花卉产业、森林和湿地公园等一批生态环保提质增效产业项目。要以建设全国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契机,持续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风沙源、淤地坝、除险加固等工程,不断提升水源涵养和生态支撑能力,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以法治引领保障右玉的绿色发展。要全力探索将生态禀赋转化为绿色财富、生态高原转化为发展高质量的科学路径,稳步推进林权抵押、碳排放交易,设立绿色发展基金等,牵引绿水青山更快转化为金山银山。

岢岚县林业局林业工作站工程师贾艳红

保护好来之不易的生态资源

今后五年,要通过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把山西建设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验区,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生态底色更加靓丽。未来五年,山西的森林覆盖率要再提升2.5个百分点。这既是我省关于生态修复治理的奋斗目标,也是林草部门的使命职责。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精神,结合岢岚的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生态建设工作:

一是加大生态修复治理力度。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以创建全国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以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天保林保护、荒漠化治理等林业重点工程为依托,按照全坡面治理、整流域推进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深入抓好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重点打造好城镇周边、交通干线、园林村庄等生态样板,促进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二要探索林业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岢岚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禀赋、人文禀赋和历史禀赋,有着历史重镇、清凉山城、养生福地的美称,2015年、2017年两次入选中国避暑百佳县城。我们要依托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宋长城、岚漪森林公园的自然风光和王家岔、宋家沟等特色小镇,挖掘森林康养、休闲旅游、民俗文化内涵,推动文旅产业与生态建设融合发展。同时,要注入沙棘采摘、观赏、体验、加工、销售等新理念,盘活林地资源,延伸生态产业链条。

三要保护好来之不易的生态资源。树木成林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我们要加大对新造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的管护力度,加大对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把握好眼前与长远的关系,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