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专家学者纵论数智时代功能语言学传承与创新

山西太原:专家学者纵论数智时代功能语言学传承与创新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22 14:2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太原电 近日,第19届中国功能语言学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16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太原,以“数智时代的功能语言学研究:传承与创新”为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共探学科发展新路径。​

“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大模型为代表的智能技术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重塑语言研究的范式与疆域。” 山西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天才教授在致辞中表示,本次研讨会落地山西大学,既是对学校语言学研究实力的认可,也为学校搭建了向学界同仁学习的宝贵平台,期待与会专家为学校学科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功能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会长杨延宁表示,本次研讨会正是为了回应时代需求——探索系统功能语言学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应用价值,促进与认知科学、计算语言学等前沿学科的交叉融合。

“委员会将持续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我国功能语言学研究走向国际化、本土化。”杨延宁表示,未来的功能语言学研究不能仅被动跟随AI技术发展步伐,更要主动成为技术应用与学科进步的“推动者”,让传统学科在数智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北京外国语大学人工智能与人类语言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顾曰国展示了通过豆包AI技术生成的语言研究场景画面,并提出功能语言学研究需跳出传统理论框架,打破“语言是抽象系统”的固有认知,将语言拉回到真实生活场景中,让研究更贴近“人”的实际语言体验,更契合时代发展对语言研究的现实需求。​

国防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李战子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话语分析教学中的应用。她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AI技术在语言教学中促进分析能力与认知建模的潜力。

她表示,随着智能系统的不断丰富,AI将覆盖更多话语分析理论与工具,真正实现“以技术赋能教学,以教学反哺研究”。

香港理工大学教授冯德正则以“人工智能环境下的多模态外语教学设计”为题,结合教学案例展示AI与多模态技术在语言教学场景中的融合应用,提出构建“学习者中心”的智能外语课堂理念。

本次会议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功能语言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山西大学社会科学处、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会议为期三天,设置了专题工作坊、主旨报告、圆桌论坛、分组研讨等多个环节,为功能语言学领域搭建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

(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记者 朱兴鑫|王娟)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