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0月16日第4版截图
站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古城的城墙边,31岁的尼日利亚博主Oluwabunmi Henry Jimoh难掩兴奋之情。
“这里不只有古老的城墙,”他说,“深厚的历史底蕴、热情的居民,还有满是美食的街道,都让我立刻有了家的感觉。”
Jimoh是来自美国、英国、俄罗斯、法国等8个国家的10名外籍博主之一,他们共同参与了“中国古建看山西”外籍博主发现山西主题传播活动。为期五天的文化之旅于10月14日在太原市启动,在晋留学生也参与其中。
活动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中国日报社指导,山西日报社、中国日报社事业发展部主办。外籍博主们在太原参观了晋祠和山西博物院,并深入探寻这片土地的文化遗产。
晋祠始建于公元前11世纪,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祠庙园林。参观期间,俄罗斯博主Romanovskaia Anzhelika表示:“我以前接触较多的是明清时期的建筑,而这里的古建筑群历史更悠久,真的让我印象深刻。”
10月15日,他们一行人抵达平遥古城。这座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拥有2800多年历史,也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县城。古城街道两侧有400多家传统商铺,尽显明清时期的商业繁荣。
漫步在古城的青砖小巷中,外籍博主们探寻着古代商业的遗迹。
“中国第一家票号‘日昇昌’堪称现代银行的雏形就诞生在平遥,太不可思议了,” 乌克兰博主Karyna Kovalevska说,“近年来,我参观过很多历史景点,比如关帝庙、鹳雀楼,还有保存极为完好的平遥古城。乌克兰和中国的文化差异,让我对这些古建筑充满了好奇。”
博主们还尝试制作平遥推光漆器。这种著名的山西工艺品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地一家博物馆,他们在工匠的指导下学习打磨和上漆。
整个行程中,外籍博主们深入了解了科技如何助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他们了解到,山西正运用3D扫描、数字建模等技术保护大量文物。这些技术既可以修复受损文物,也能为完好文物建立数字档案。
“这样一来,无法长途跋涉亲临现场的人,也能轻松欣赏到这些文物,”英国博主Joe Burns说,“这对教育领域带来诸多利好,既能满足学校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能让没有机会实地参观的老年人受益。”
在一场关于文化创新传播的讨论中,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以及热门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等作品引发了热烈讨论。
这两部作品都融入了大量平遥元素,以新颖、年轻化的方式展现了这座古城。
“我相信,像《黑神话:悟空》这样的游戏会极大推动中国入境旅游,这无疑将为文化和旅游业注入强劲动力,”Burns说,“这充分体现出山西正从一个重工业大省,向更注重旅游和文化产业的省份转型。”
山西是文化遗产大省,为文化探索提供了丰富素材。
“山西地处黄河流域中游,居太行山之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山西省古建筑与彩塑壁画保护研究院副院长王小龙表示,“山西堪称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现存古建筑超过2.8万处,占全国总量的10.6%。”
“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古建筑有421处,占全国同类总数的19.5%,”王小龙补充说,“更重要的是,山西还保存着许多年代更早、文物价值高的古建筑。元代以前木构建筑更是占全国总量的82.48%。”
接下来,外籍博主们还将前往临汾、运城两市,为此次文化探访之旅画上句号。
(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记者 朱兴鑫 周慧颖|丁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