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9月5日第7版截图
在中国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个偏远边境地区,坐落着谢依特小学。对于该校的16名学生而言,这个夏天意义非凡。
他们踏上了一段研学之旅,跨越4000多公里,来到抗日战争主战场之一的山西省。对这些学生来说,这是一次探索之旅,以深刻且难忘的方式将他们与历史相连。
8月9日,11岁的柯尔克孜族学生加尔肯娜依·克然别克站在山西省阳泉市狮脑山——百团大战的主战场上,对这场战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是我第一次离开新疆,” 她说,“以前在图书馆读抗战故事时,总觉得那些历史很遥远。但在百团大战的发生地,我仿佛能看到八路军战士冲锋陷阵的身影,真切感受到他们的勇敢无畏。”
“我长大后也要像他们一样,为国家、为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5年晋疆青少年交流夏令营在太原正式开营,此次研学之旅由此拉开序幕。来自谢依特小学的师生与山西籍西部计划志愿者齐聚一堂。夏令营行程经过精心设计,融合了文化溯源、科技探秘和红色感悟,更重要的是搭建了友谊的桥梁。
谢依特小学距离边境线仅47公里,是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首个西部计划志愿者包校支教的试点学校。对该校学生而言,山西不只是地图上的一个地名,更是支教老师们的家乡。这个夏天,16名学生对山西的种种想象,终于照进了现实。
山西志愿者王天瑞表示:“在新疆支教时,我经常结合地图和故事,向学生们讲解百团大战的意义。”
1940年8月20日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发起百团大战。这场战役持续了四个多月,是抗战时期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进攻战役,极大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信心。
另一位山西志愿者高淑贤说:“未来,我会尽我所能,向边疆地区的孩子们分享更多知识,把历史融入课堂教学中。”
研学期间,谢依特小学的师生们怀着崇敬之心,在百团大战纪念碑前肃立,鞠躬致敬并敬献鲜花,缅怀牺牲的英雄先烈。
“回到学校后,我会把在这里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感都告诉同学们,不仅是有趣的经历,更要讲讲这段抗战历史。”11岁的学生古丽吐玛尔•巴力克亚说。
谢依特小学校长木拉地力·艾山吐尔表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希望孩子们能通过这次研学之旅,深入感悟红色革命文化,将爱国的种子深深植入心中,真正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共青团山西省委副书记、山西省青联主席赵静表示,此次夏令营活动旨在促进晋疆两地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希望孩子们在开拓眼界的同时,共同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她说。
(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记者 朱兴鑫|赵云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