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8月12日第7版截图
24岁的机车电工唐梓翔与女友孙嘉晨今年3月喜结连理,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这位来自甘肃省武威的年轻人,终于在山西省侯马安了家。
他们的缘分始于2023年6月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侯马北机务段成立的“缘来”工作室。“缘来”二字寓意双关:既指“缘分让我们相遇”,也是“原来这里能安家”。
“七夕快到了,我想给她一个惊喜。最近下班后我一直在厨房练习做菜,还准备了红酒和蜡烛。”唐梓翔说。
七夕作为“中国情人节”,是承载爱情寓意的传统节日,今年的七夕在8月29日。
“铁路一线岗位工作繁忙,大多数青年职工下班后只想休息,社交圈比铁轨还窄。”工作室成员乔林虎道出了如今许多铁路青年面临的困境。
他表示,半数以上的员工都是未婚青年,婚恋难问题正阻碍着他们安家的意愿。
“要让年轻人在侯马北机务段安心工作,不仅要靠薪资留人,更要帮他们成家立业、在这片土地扎根。”侯马北机务段段长于洋说,“这就是我们成立这个‘缘来’工作室的初衷。”
作为国家能源运输的关键通道,侯马北机务段肩负着侯月铁路和瓦日铁路的货运重任。该段近2000名员工中,青年占比达77.08%,超半数来自河北、河南、黑龙江等外省市。
两年来,“缘来”工作室通过问卷调查和面对面交流了解青年的婚恋需求,建立了“单身青年数据库”。
与此同时,该机务段与侯马及周边地区的20余个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建立常态化联系,在七夕等节日期间组织相亲会、周末派对和“交友+”等活动,为青年创造更多线上线下交流机会。
“起初我们以为协调各个单位会很困难,”被称为“金牌红娘”的工作室成员张印说,“但其实我们铁路职工还挺受欢迎的。”
过去两年,他走访了侯马的学校、医院和企业以搭建联系。在他看来,铁路职工的靠谱和踏实早已是他们的“招牌”,而跨单位合作也拓宽了年轻人的社交圈。截至目前,已有108对青年通过这个平台成功牵手。
29岁的司机杨阳和机车电工黄楚菁便是其中一对。为了迎接七夕,杨阳偷偷订了飞往云南丽江的机票。“想带爱人去洱海边听浪,品尝鲜花饼。”他笑着说。
如今,依托大数据的人工智能“AI红娘”已逐渐成为趋势,但该工作室仍坚持“科技+人情味”模式:用算法精准匹配兴趣相近的年轻人,同时依靠红娘上门走访、贴心沟通。
眼下,张印正忙着筹备七夕前夕的单身联谊活动,这已成为“缘来”工作室的一项传统。
(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记者 朱兴鑫|张云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