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润三晋 e法同行|沃苗育新:用爱与法守护未成年人成长之路

法润三晋 e法同行|沃苗育新:用爱与法守护未成年人成长之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28 10:3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近日,曲沃县人民检察院的“沃苗”工作室里,检察官助理的讲解揭开了未成年人保护的温情面纱;转身步入电信诈骗普法课堂,检察官正为学生与家长播撒反诈的“防护种子”。从工作室的深耕细护到课堂的精准赋能,一幅全方位、多层次的未成年人保护画卷徐徐展开。

“沃苗”工作室,是曲沃县人民检察院为未成年人精心打造的一片温暖港湾。该工作室由女性检察官主导,她们以细腻的情感和专业的素养,践行着“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在工作室里,每一项计划、每一次行动,都饱含着对未成年人深深的关爱。

践行原则,守护每一个少年的未来

“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体现在办案区设置和特殊制度中。”检察官助理张雪解释道。对涉罪未成年人通过贯彻落实特殊制度,找准未成年人涉罪的根源,精准帮教,努力让他们知错就改,回归正途。

对于有心灵创伤的未成年被害人,检察官们将依托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社会支持体系,第一时间联系心理咨询师介入进行疏导,若家庭困难也将同步启动司法救助申请,为被害人提供全面的司法保护。

对于社区矫正中的未成年人,工作室也持续跟踪教导,“通过家访、集中警示教育、庭审观摩等方式,让他们在矫正期间更好面对生活,接受教育改造,防止再犯罪。”

多向发力,筑牢未成年人成长防线

“沃苗”工作室下一步计划聚焦三大核心方向:一是持续深化“数字未检”建设,积极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排查未成年人保护风险点,以数字赋能高质效办案。二是继续深耕网络普法阵地,积极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普法矩阵,让法律知识更加“触手可及”。三是关注品牌深化,总结提炼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未检工作经验和模式,打造高质量未检样本。

应对新挑战,联动家庭与学校

针对未成年人易受电信网络诈骗侵害且暑期案件高发的问题,工作室开设反诈普法课堂,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讲解诈骗形式与防范技巧。

“这既是落实最高检保护要求,也能守护孩子身心与家庭幸福。”“沃苗”工作室主任、检察官芦媛表示,持续普法已让未成年人涉诈案件数下降,为孩子们守护好自己的“人生路”。

面对未成年人触网早、法律意识薄弱的问题,工作室通过法治副校长定期进校园开展普法宣传教育,还会“督促家长履行监护职责,防止孩子沉迷网络。”对于未涉及司法案件的低龄未成年人,“更多是督促学校履行教育职责,引导学生规范行为。”

面对家庭关系紧张的未成年人,工作室始终秉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把修复家庭关系、守护孩子成长作为核心目标。通过社会调查、心理评估等,摸清家庭矛盾的根源。通过制发《督促监护令》,督促家长积极履行监护职责。

据悉,“沃苗”工作室自2023年6月成立以来,共办理涉未成年人的刑事、民事、公益诉讼案件34案,为19名未成年人进行了法律援助,2名未成年人进行了心理疏导;常态化开展法治进校园35次,覆盖师生7000余人;为7名因案致困的未成年人申请司法救助金4.2万元。

“沃苗”工作室恰如其名,滋养着每一株幼苗。从创新普法到精准帮扶,从反诈课堂到持续护航,曲沃县人民检察院以扎实实践为未成年人撑起晴朗天空。这份将法律温度融入成长轨迹的守护模式,不仅为当地未保工作注入动能,更成为值得借鉴的基层样本,让法治护航的阳光照亮更多童心成长路。(中国日报网 程慧海)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