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辽金时期云冈石窟佛眼“回家”

一枚辽金时期云冈石窟佛眼“回家”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5-05-11 14:5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新社大同5月9日电 (记者 胡健)山西省灵岩云冈石窟保护基金会9日对外公布,一枚年代为辽金时期的云冈石窟佛眼被捐赠“回家”。与上一枚漂洋过海、辗转而归的佛眼不同,这枚佛眼,本就没走远。

1985年7月19日,云冈石窟文物保管所(今云冈研究院)收到美国纳尔逊博物馆馆长史克门捐赠的一枚云冈佛眼,成为云冈石窟逾百件流失海外造像中,第一件回归的文物。

40年后的2025年,家住山西太原的艺术品收藏家田亦军将其收藏的佛眼无偿赠予山西省灵岩云冈石窟保护基金会。而他与这枚佛眼的故事,还得从大约20年前说起。

山西艺术品收藏家田亦军捐赠的云冈石窟佛眼。山西省灵岩云冈石窟保护基金会 供图

彼时,从太原赴大同出差的田亦军在古玩摊儿被一件呈蘑菇形的物件吸引,因不知何物且造型特别便买回家中。一晃20年过去,田亦军偶然读到一篇介绍云冈石窟佛眼的文章,发现文中所涉现藏于日本的云冈石窟第8窟陶眼,与其早年在大同购藏的物件极其相似。

在与云冈研究院副院长闫丁取得联系后,田亦军表示,若此物经研究鉴定确系云冈石窟佛眼,愿将其无偿捐赠“回家”。随即,云冈研究院组织山西省内外著名陶瓷研究专家进行评鉴,该器物重0.514千克,高7厘米,粗沙胎质,色沉,暗红。器型一头大一头小,大头呈半珠状,直径10厘米。专家们参照实物和图像资料比对研究认为,田亦军捐赠的藏品属云冈石窟佛眼,时代大致为辽金时期。

田亦军表示:“我们能够把它收藏,最后给它寻找一个最合适的归宿,不管收藏者还是普通公民,都是应该做的事情。”山西省灵岩云冈石窟保护基金会理事长赵昆雨表示,“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发展,我们相信今后通过多手段的比对研究,一定能实现对这枚佛眼的复位。”(完)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