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重构推动治理现代化一永济市聚焦“事、人、运、费”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

以制度重构推动治理现代化一永济市聚焦“事、人、运、费”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

来源:运城新闻 2025-03-21 10:5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社区居民在党群服务中心办理业务。(资料照片)

▼民警、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开展入户走访。(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邢智轩 曹欣怡

规范13类82项“属地管理”责任事项,取消乡镇行政职权4项、街道行政职权2项;

制定《永济市“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管理办法》和《永济市村级组织履行职责及协助政务服务指导目录外事项准入制度》;

编制完成镇(街道)“五办一站两中心”岗位职责目录;

……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联系群众的关键纽带。去年以来,永济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以及山西省委、运城市委关于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工作相关会议文件要求,围绕“权小责大、人少事多、协同不畅、缺钱少物”四大治理痛点,聚焦“事、人、运、费”4个核心要素,全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推动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大提升。

聚焦“事”:厘清权责边界,破解“无限责任”困局

基层事务繁杂、权责不清是长期困扰干部群众的难题。永济市以“清单革命”为抓手,主动为基层减事务、减形式、减压力,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兜底”向“主动作为”转变。

“在基层,样样工作都是重点,哪一项都不能怠慢,最后工作反而没有了重点,干部在做事方面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也大大减少。在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中,城东街道办事处作为永济市试点之一,对20项《法定执法事项清单》和53项《赋权执法事项清单》进行研判,上报了15项街道难以承接的执法事项。上级部门在深入了解我们的实际困难后,针对具体情况进行了精准调整,这让我们基层工作更加顺畅高效。”永济市城东街道党工委书记赵博表示,去年以来,城东街道办事处通过规范整合各类工作机制,清理了43%的微信群和62块标识牌,发文数量较同期减少20%,会议减少15%。

此外,永济市制定了《永济市“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管理办法》和《永济市村级组织履行职责及协助政务服务指导目录外事项准入制度》,其中规范了13类82项“属地管理”责任事项,取消乡镇行政职权4项、街道行政职权2项。同时,编制完成镇(街道)“五办一站两中心”岗位职责目录。

赵博告诉记者,在街道“五办一站两中心”岗位职责目录明确后,城东街道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显著提升,许多干部主动对照岗位职责,深入学习和研究自身的工作范畴,增强了责任感和执行力。

“大家都知道基层工作多而杂,如何精准为基层减负,需要我们贴近基层工作,走近基层干部。”永济市委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实地调研,永济市委编办先后印发《永济市镇(街道)职责准入制度(试行)》《永济市村(社区)干部履职行为负面清单(试行)》等,着力解决镇(街道)在基层治理中的短板弱项,以及与职能部门对接不实存在的“不会干、干不全、干不实”的问题,确保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

聚力“人”:建强治理队伍,激活服务效能

基层“人少事多”矛盾突出,永济市聚焦“缺人干事、不会干事、不想干事”的问题,从招引、培育、激励三方面发力,建强基层干部队伍。

“过去,村子里年轻人少,会用电脑的人也少,现在村里都配了到村工作大学生,他们有想法、有魄力,为村子发展出了不少力。尤其是减负以后,村里挂的牌子少了、开会少了、考核少了,村干部和到村工作大学生有更多时间待在村里。”王有斌感慨道。

王有斌是永济市虞乡镇坦朝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也是坦朝村柿子产业的重要带头人。

谈起减负后的变化,王有斌表示,“以前,村委会悬挂了近30块牌子,上面来考核工作,先看有没有牌子、人员和阵地。现在,村委会只保留了6块牌子,坦朝村的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产业、促发展。”

采访中,王有斌的电话响了起来,来自外地的营销团队即将到达坦朝村。王有斌告诉记者:“村里的柿子大丰收,我们用柿子做了醋和酒,这次联系的营销团队就是来帮我们把村里的产品卖到外地去。这样一来,村民们就能赚到更多的钱,奔向幸福生活。”

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覆盖到每一个村(社区);在电机社区、杏北社区等4个社区设立永济市委党校基层治理实习实践基地,加强对基层治理人才队伍培养;围绕《习近平关于基层治理论述摘编》开展村“两委”干部培训2期931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头人培训2652人次……

在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中,永济市把“人”作为关键要素之一,通过科学配制、精心培育、有效激励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畅通“运”:创新协同机制,打通治理堵点

基层治理涉及面广、事务繁杂,但由于部门之间职责不清、信息不畅,常常出现“九龙治水”的局面。

针对部门协同不畅、资源分散等问题,永济市通过凝聚各方力量,推动服务、管理、资源、力量向基层聚集。

2024年,永济市电机社区收到居民反映,辖区内一个小区的单元楼地基发生沉降。社区工作人员立即进行核实,并上报至城西街道办事处,城西街道办事处第一时间召集住建以及供水、供气、供电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议解决办法。最终,在多部门的联合下,沉降单元楼的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

从“单打独斗”转向“协同共治”,永济市创新治理模式,通过深化联建共建,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一直以来,各种“奇葩”证明不仅严重影响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让基层组织“苦不堪言”。

“有些证明事项,我们社区也不清楚真实情况,这个证明根本没有办法开,就算勉为其难开了这个证明,我们也负不起这个责任。”永济市杏北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葛丽丽说,这些“奇葩”证明,绕不开“人、情、债”3个方面。现在社区可以开具的证明事项已经缩减到了7项,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等一些社区无法开具的证明都已交由其他部门开具。此外,面对一些高频事项证明,社区工作人员会将需要准备的材料、办理地点以及联系人电话告知群众,方便群众办理。

为了规范基层组织出具证明事项工作,永济市制定《永济市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的实施方案》《关于规范村(社区)出具证明事项的工作指引》,对22项《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及18项《村(社区)涉金融证明事项取消清单》进行公示,全面规范村(社区)出具证明事项,减少群众办事环节。同时,通过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对3项清单进行广泛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

在与记者的交谈中,永济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拿出了一本关于要求村(社区)出具证明事项统计表。他告诉记者:“清理‘奇葩’证明的原则是要依法有据、依法便民。我们对基层遇到的‘疑难’证明进行了调研,并将53项‘疑难’证明进行了登记。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对接反馈,共同化解这些‘疑难’证明,方便群众办事。”

保障“费”:强化资源供给,夯实治理根基

基层治理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但长期以来,资金短缺制约着基层发展。

永济市围绕基层有钱办事、有地做事、高效成事,形成了经费、阵地、技术多元保障体系。

资金整合,破解“没钱办事”难题。建立基层运转经费逐年增长机制,2024年,永济市投入926.3万元镇(街道)运转经费、2925万元村级运转经费、1613.4万元社区运转经费;全面落实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乡镇工作补贴、公务交通补贴等政策。

阵地升级,打造服务“综合体”。聚焦党建、治理、服务三大功能,推动217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永济市22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面积全部超过500平方米。

技术赋能,架起便民“连心桥”。在10个镇(街道)开设24小时自助服务专区,为企业群众提供自助政务服务及帮代办服务。用好“蒲坂先锋”微信小程序,开展线上信息管理,以数字化管理架起为民服务的连心桥。

永济市的实践证明,基层减负不是简单的“做减法”,而是通过制度重构、资源重组、效能重塑,使基层治理从“无米之炊”走向“有钱办事”。

记者手记:

在永济市的采访中,记者深刻体会到基层减负带来的双重效应:干部轻装上阵,群众收获实惠。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数据上,更体现在干部群众的笑容中。

在城东街道办事处,赵博谈到前不久刚结束的全省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工作培训会时表示,对基层减负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上级部门的下一步减负规划有了更多认同,对未来的基层工作充满了信心。

在坦朝村,王有斌带我们参观了新硬化的村道和柿子加工厂。他指着桌上的柿子产品说:“现在填表迎检少了,村干部有更多时间走村入户了。”从“挂牌迎检”到“产业振兴”,基层干部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在杏北社区,工作人员与相关部门共同协商路灯不亮的解决方案,问题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这种高效协同的背后,是部门壁垒的打破和治理机制的创新。

基层减负,减的是形式主义,增的是民心红利。永济市的实践告诉我们,减负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通过制度重构、资源重组、效能重塑,基层治理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