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5山西两会丨人大代表建议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

聚焦2025山西两会丨人大代表建议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1-20 19:4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煤炭是我国当前的主体能源,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发挥“压舱石”作用。煤矿智能化建设对于促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5年,山西将新建智能化煤矿130座。

如今,山西越来越多的煤矿实现了从“人控”到“数控”的全面升级,从“自动”到“智能”的全面提速。如何进一步提升煤矿智能化建设水平,促进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太原召开的2025年山西省两会期间,来自相关领域的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

“智能化矿山建设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为煤矿减人提效做出巨大贡献,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有很多。”山西省人大代表、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寺河煤矿二号井机电检修工区副区长甄晋强是矿山智能化的亲身经历者,感触颇深。

他表示,智能化矿山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煤矿企业普遍存在人员年龄结构偏大、人员学历低、高技术高技能人员缺乏等问题。

甄晋强希望通过加强煤矿工人福利保障等方式,进一步破解“招工难”等问题,大力吸纳培育青年技术人才,支撑煤矿企业数智化转型发展。

山西省人大代表、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峰认为,智能矿山是矿山技术变革、生产方式创新的必然趋势。推动新能源矿用装备智能化建设,有利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安全水平、推动矿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中煤平朔智能化矿山建设成效显著,所属东露天矿被列为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他建议,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加强示范推广应用等方式,加快推动山西省新能源矿用装备智能化建设。

刘峰表示,推动矿用装备智能化建设可以进一步提高装备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有助于矿区绿电资源的高效利用,使山西矿业在满足能源需求的同时,更好地适应环境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此外,他还建议深入推动矿山企业智能微电网建设,“矿山企业可以结合自身条件建设微电网,实现低成本绿电资源就地转化,希望能够在全省开展试点和示范项目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山西省人大代表、临汾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梁明军认为,发展煤机装备制造、推进智慧矿山建设是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现实需要,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转型的必然要求。

2024年12月,山西省临汾市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创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署矿山智能化领域三方深化合作协议,积极构建“装备+AI算法+应用”一体发展的新格局,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输出的智慧矿山“临汾模式”。

“我们期望省级层面在应用场景、政策机制、资金支持、人才引进等方面予以支持,并纳入全省‘十五五’规划,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到2030年将山西打造成为全国煤机装备制造示范基地和智慧矿山新标杆,加快形成千亿产业集群。”梁明军说。

(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朱兴鑫)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