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唐代华严石经首次陈列开放

千年唐代华严石经首次陈列开放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5-01-16 17:4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晋祠·唐刻华严石经陈列馆”16日在山西太原晋祠博物馆开馆,晋祠·唐刻华严石经是迄今为止发现传世最早、最完整的华严经石刻群,距今已有1300多年。

此《华严经》由武则天主持翻译并亲自作序,于武周圣历二年(699年)译毕,即在武则天的家乡北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开始镌刻上石。此后一直存于城西(今太原西山)风峪沟石经藏院。北汉天会四年(960年)曾“奉敕重修”部分石经,1940年收入晋祠。

1月16日,“晋祠·唐刻华严石经陈列馆”在山西省太原市晋祠博物馆开馆。中新社记者 胡健 摄

晋祠·唐刻华严石经为多棱碣柱型石刻群,晋祠博物馆现存石经135条,其中93条基本完好。石经现存可见文字近50万,14个武周新字多次出现,代表着特殊历史时期的文化印记。

晋祠·唐刻华严石经陈列馆坐落于晋祠博物馆浮屠院内,馆中陈列着晋祠博物馆藏的全部石经,共分“石经春秋”“石经名言”“皇泽华严”“沧桑风峪”“千古石经”五个展室。

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院长曹维明表示,晋祠·唐刻华严石经陈列馆讲述了佛都太原、武则天与华严石经、石经价值以及石经保护研究历程等内容,再现了大唐北都晋阳的历史风貌、武周政治文化、佛教宗派的起源、唐代书法艺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等文化积淀。

(记者 胡健)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