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看山西|“国宝”守护者张宇飞 坚守文物三十余载

中国日报看山西|“国宝”守护者张宇飞 坚守文物三十余载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11-03 14:1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3月23日第12版图片版截图

张宇飞在法兴寺工作和生活了31年。该寺庙坐落在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的翠云山上。

52岁的文物守护者兼讲解员张宇飞,对寺内的每一尊雕塑、每一块碑文都了如指掌。1988年,这座寺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法兴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寺内有石塔、木构建筑、彩色雕塑、碑刻以及木雕等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一座建于唐代(618-907年)的石舍利塔位于寺庙中轴线上。

“这些文物早就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了。我想把它们背后的文化、艺术和故事介绍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欣赏到它们的美"。张宇飞说。他不仅出版了多本有关法兴寺遗迹的专著,还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山西文化遗产的故事。

在成为文物保护专家之前,张宇飞初中毕业后做过各种兼职。

转折点发生在1991年,当时长子县崇庆寺遭遇劫难,三尊佛像被毁,12尊佛首被盗。当地政府在1993年为崇庆寺和法兴寺招聘了两名保安,张宇飞是崇庆寺的一名保安,后又成为法兴寺的讲解员。

“那时候寺里没电没水,到了冬天更是很冷。”张宇飞回忆起在自己早年在寺里当保安的情景。

由于没有门,他只能挂上简陋的草帘来挡风御寒。起初,他只是负责一些日常维护工作。随着对寺庙和佛教的了解不断加深,他当起了志愿讲解员。出乎意料的是,他的知识储备给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1998年,张宇飞在法兴寺结识了史延春。史延春曾帮助山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宗教部门修复和重建了1000多件文物。

“从那时起,我开始学习彩绘泥塑的专业知识,我们在夜里谈论这种艺术形式。”他说。

此后,他开始阅读《美的历程》和《佛教常识答问》等相关书籍,还抓住机会与到访法兴寺的专家交流。

在一位专家赠予的相机的帮助下,张宇飞开始记录山西寺庙里的各种彩绘泥塑。2011年,他的第一本介绍彩绘泥塑艺术的著作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2019年,他开设了微信“守寺者”公众号,发布了100余篇讲述山西文物保护故事的原创文章。

在过去的30年里,张宇飞共接待了50多万名国内外游客。

张宇飞说:“每次看寺内的塑像都是一场跨越时空的交流,能从中看到古人的智慧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他希望更多人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共同挖掘传统文化的魅力。

(新华社|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朱兴鑫|编译 武孜政 王娟)

原文见《中国日报》2024年3月23日第12版英文链接:

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403/23/WS65fe4c1da31082fc043be494.html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