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看山西 | 大同转型升级“中国黄花之都”

中国日报看山西 | 大同转型升级“中国黄花之都”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9-28 16:1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9月19日第15版报道截图

秋天,中国传统的收获季节,点燃了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的生机和活力。目之所及,金色的花朵铺满田野,工人们在田间劳作,一切井然有序。黄花加工流程精细入微,需经过仔细清洗、保藏、焯水、晾晒后才能装箱运输。

因盛产煤炭而被誉为“煤都”大同市如今已华丽转身,成为全国黄花菜的主要产区,产量占据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这个曾被忽视的产业,如今在地方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从种植、采摘到加工和观光,大同黄花产业已经建成了一条成熟的供应链,黄花全产业链产值突破42亿元。这些黄花不仅是当地瑰宝,还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64岁的唐万是云州区黄花种植户,每晚大约十一点,他和妻子便会进入自家田地采摘黄花,直至黎明时分才收工。他说,高品质的黄花必须是未开放的花蕾,因为一旦见到阳光,黄花便会迅速盛开,其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都会大打折扣。

唐万所处的大同市云州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富硒,这为黄花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

然而,这一产业的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黄花产业兴起之前,像唐万这样的当地农民一直饱受天气变化难以预测和黄花种植周期长的困扰。黄花需要四年时间才能成熟,农户无法在短期内获益,这也导致他们不敢轻易种植。

刚开始,唐万曾试着种过几亩,却在种植周期赶上了天旱,只能放弃这一季作物,刨地重新种植玉米。唐万回忆道:“三年里,栽了刨,刨了栽,反反复复。”

2012年,当地村民们迎来了转机,云州区将黄花确定为“一县一业”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当地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支持措施,如提供黄花种植保险,以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进一步扩大黄花种植规模。

如今,云州区黄花产品种类从蔬菜、饮料拓展至化妆品和文化用品等多个领域,全产业链总产值高达22亿元人民币。

唐万的农田也从0.07公顷扩展到2.3公顷。他还表示:“现在我们有农技人员定期指导黄花每个生长阶段。采摘完就被工厂收走了,当场我们就能拿到钱,完全不愁销路问题。”

自2020年以来,他的年收入翻了一番,还全款买了车和房。

随着黄花产业的蓬勃发展,大同市云州区政府也积极努力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政府鼓励各村领导从本地农户手中收购黄花,与此同时还优化运输和加工环节,确保这一黄金产业带来的福祉能够惠及当地民众。

大同市云州区唐家堡村村委会主任张威表示,农民与农业企业之间缺乏沟通的平台和桥梁,这是制约黄花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大同三利集团是云州区最大的黄花生产加工企业。该集团电子商务总经理赵佳瑶介绍,黄花入厂后的一般加工流程包括称重、换框卸货、清洗、杀青、蒸制、晾晒、挑选、包装。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大同三利集团已拥有四大厂区,构建起了一个集收购、加工、研发、物流、电子仓储、观光等于一体的黄花全产业链。

集团还推出丰富多样的的黄花产品,有黄花干菜、黄花酱、黄花饼和黄花饮料等。这些黄花产品已然成为不少游客和网购者购买的特产伴手礼。

山西省大同黄花产业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而三利集团也并非唯一一家从中获益的企业。大同花倾城田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旗表示:“我们常年用工40多人,旺季时更是增加到150多人。我们生产的黄花肉酱、素酱等深加工产品,销往全国二十多个省会城市。预计今年公司可以销售干黄花600-800吨。”

众多本地企业积极投身于产品研发领域。大同市大威皇食品有限公司研发了一系列创新甜品,包括黄花饼、爆浆黄花饼、黄花牛肉饼和黄花牛角包等。去年,该公司还推出了黄花预制菜自热锅系列。

随着黄花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这里看到了希望,纷纷投身相关产业。庞尔舜便是其中的一员,他承袭父业,如今掌管着大同三利集团。

庞尔舜充分利用自己对互联网技术的了解,在电商平台上销售本地的黄花产品。此外,他还与众多农户签订了采购合同,确保每年都能有稳定的采购量。

在黄花产业的带动下,一系列新产业也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了出来。暑期时节,在大同市云州区忘忧农场热闹非凡,这处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综合基地吸引了众多学校和教育机构前来观光,开展研学活动;企业团建、游客采摘体验等项目成为热门的活动。

忘忧农场坐落于云州区坨坊村,八年前由当地村庄的一个经济组织创办,其业务场地是由一处废弃的温室改造而成的。

该农场现正联手当地高校共建研究基地,旨在研究黄花增产提质、改良土壤、抵御病虫害的科学方法,并研发以黄花精华为主要成分的美妆及保健类产品。此外,农场还定期举办研学旅行和休闲活动,为家庭提供丰富的娱乐体验。

农场负责人段亚萍表示:“通过农业、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将小黄花做成大产业,带动当地农民增收。”

(记者 刘玉坤 朱兴鑫 通讯员 马静波 杨生贵 编译 续彩虹 王娟|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原文见2024年9月19日《中国日报》英文链接:

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409/19/WS66eb794aa3103711928a88f1.html

【责任编辑:夏梦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