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新华网 发
如何充分挖掘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9月13日,以“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为主题的文化遗产保护专项分论坛在山西忻州举行,来自全国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以及文旅产业的相关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文化遗产保护新路径。
作为文化遗产忻州论坛的分论坛之一,本次分论坛旨在搭建世界遗产地与科研单位、高校以及文旅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
忻州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卓良表示,聚焦文化景观保护,忻州市委、市政府和五台山景区从全局出发,累计投入16.3亿元,分两个阶段将台淮核心区12个村庄、975户、2700多人搬迁至核心景区外,同步征迁21个单位和明清街等3个区域内国有土地上的建筑物,总征迁面积达到了63万平米,有效消除了核心景区城镇化、商业化过度扩张对文化景观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五台山还全力贯彻实施《山西省五台山文化景观保护条例》,严格落实项目建设考古前置规定,深入开展入寺走访排查,切实加强对重点文物的日常监测、维护和修缮,努力把遗产保护这张网织得更密、更牢。
忻州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卓良作主题分享。新华网 发
如何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中找到平衡?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厉新建认为,保护与发展绝对不是强调一方面,忽略另外一个方面,而是要强调平衡。我们既要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更要做好展示,充分认识到怎样在保护中实现可持续利用,在可持续发展之间怎样寻求一个合理的平衡,“保护和利用两者可以非常好地衔接在一起。两者是平衡的关系。”
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厉新建作主题分享。新华网 发
围绕北京中轴线的保护工作,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文物腾部部长、二级巡视员马晨表示,在开展申遗保护过程中,相关部门实施《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健全央地协同、多部门协调的管理体制,实施《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正阳门、太庙、鼓楼等一批重要文物建筑修缮,取得正阳桥、南中轴路遗址等一批城市考古新发现,建立遗产价值展示体系和监测预警系统。
同时,马晨也为五台山文化遗产保护提出建议,“鼓励公众参与,夯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公众基础。调动公众保护传承的积极性,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创新推出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机制,逐步建立完善居民、社区和社会力量全民参与遗产保护体系。”
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文物腾部部长、二级巡视员马晨作主题分享。新华网 发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副主任李江海认为,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五台山应首先树立“保护地”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对公共设施和动植物生存进行系统性规划,同时对景区未来发展要制定预防性举措,包括垃圾、污水的处理以及极端天气的应对等方面。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副主任李江海作主题分享。新华网 发
(王浩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