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看山西|山西省立法保护黄河 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

中国日报看山西|山西省立法保护黄河 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8-03 14:1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8月2日,游客在山西省吉县观赏黄河壶口瀑布景色(无人机照片)。 吕桂明 摄

山西省正努力通过立法解决其辖区内黄河流域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将为实现黄河流域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8月2日,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对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条例》作了发布和解读。

《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条例》将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共9章77条,主要包括规划与管控、生态保护与修复、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污染防治、促进高质量发展、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保障与监督等内容。

黄河全长 5464 公里,是中国第二长河,中游在山西境内绵延965公里。作为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被称为“母亲河”,发源于中国西北部的青海省,向东流经九个省和自治区,最后在山东省汇入渤海。

山西省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段宝燕表示,山西省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还有不少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资源型经济特征依旧明显,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且过度开发,黄河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文化产业体系亟待健全。

她说,新条例强调了保护和修复流域生态的重要性,并要求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健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长效机制。

她还补充道,该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加强黄河支流的生态保护,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生态自然恢复,确保河流水质稳定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

山西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孙俊蓉表示,为了减少水土流失,该条例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并配套建设蓄水池、窖池、小型节水灌溉设施等。

孙俊蓉表示,该条例还要求省人民政府整合全省重点造林工程,建设森林体系,逐步提高黄河流域森林覆盖率。

山西省发改委二级巡视员武东升表示,将推动该条例的贯彻实施,并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纳入山西省“十五五”(2026-2030)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予以重点推进。

山西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规二处处长刘海龙称,山西省是继甘肃、山东之后第三个出台黄河保护条例的省级地区,对于推动国家战略在山西省落地见效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 朱兴鑫 彭超 编译 王娟|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原文见《中国日报》2024年8月3日第二版英文链接:

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408/03/WS66ad71c7a3104e74fddb8463.html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