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7月27日第十二版“文明中国”栏目刊发
为了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并加深对其的了解, 研究人员和文物修复师对近1600 年历史的云冈石窟开展研究工作,进一步推进数字化保护和云冈学建设。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开凿始于北魏时期(386-534年),是佛教东传中国后第一座由皇家开凿兴造的大型石窟寺。因此也被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认为“是一部镌刻在石头上的史书”。
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有义务把它保护好、研究好、展示好、传承好。让文物真正活起来,让人民群众更好地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杭侃表示,该团队正在扩大保护范围,并通过应用更科学的方法和更先进的技术进一步提高研究的深度。
云冈石窟拥有45座主要洞窟,现存的254个大小窟龛中保存着五世纪以来的59000余件雕塑。与中国诸多石窟寺相比,最具西来样式,所谓胡风胡韵最为浓郁,后期营造的石窟又引领了中华佛教艺术本土化、世俗化、民族化的新风尚,这在中华艺术宝库中是独一无二的。
云冈研究院文保修复员赵斌从事佛像修复工作已有12年之久。在最近的日子里,赵斌还像往常一样在第九窟的脚手架上专注地工作着。
赵斌说:“我始终对历史心存敬畏,因此工作时是带着激情和责任感的,”他说,正是这份热爱和责任支撑着他日复一日的繁琐工作。
赵斌从小在大同长大, 见证了家乡近年来的发展和变化。他很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加入到文物修复的行列中。
在研究院从事壁画修复工作11年之久的戴宇翔也有同样的感受,他说自己的工作更像是医生而不是美容师。
戴宇翔表示:“云冈壁画是传统的中国工匠精神的缩影。每当我仰望云冈石窟的壁画时, 总能感受到中国古代工匠们对自身事业的热爱和虔诚。”
除人工修复保护之外,数字和科学技术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云冈石窟的保护工作中来, 比如数字扫描和3D打印技术。在这些技术的支持下, 游客们可凭借VR眼镜欣赏石窟, 超越时空限制, 沉浸式体验历史遗迹的魅力。
山西省高度重视云冈石窟保护利用和云冈学建设工作, 制定了《云冈石窟文物保护工作“十四五”(2021- 2025)规划》。在数字化保护方面, 现已完成云冈石窟数字档案总量的三分之二,并计划于2030年前全部完成。
该研究院还依托“数字云冈”先进计算中心建立了数字档案。山西各大高校也相继成立了云冈学学院和云冈文化生态研究院。山西大学云冈学研究院与北京大学等联手开展关于云冈学的基础研究。为了进一步深入挖掘云冈石窟所蕴含的各民族互动交流的历史内涵和重要意义,多方将一道努力扩大云冈学研究及其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石窟中出土了具有东罗马风格的鎏金高足铜杯,除此之外还有希腊圆柱和波斯乐器的痕迹。
云冈石窟的装饰图案、建筑风格和造像特征体现了丝绸之路沿线各种文化与中国传统和工艺的融合,展示了佛教在古代中国的本土化进程。其中,最高的佛像有 17 米高,最小的只有 2 厘米。
“云冈石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也是多元文化融合的结晶。在研究这样一个多元文化中心时,跨学科交叉式研究是我们一以贯之的原则。”山西大同大学云冈学学院教授孙瑜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
她补充说,石窟造像、建筑、服饰、装饰纹样、音乐、舞蹈、文化遗存对我们探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史有重要意义。
“现在除历史、考古、艺术、建筑及文物保护之外,法律、化学等有关学科也加入了云冈学研究行列。 ”(记者 朱兴鑫 编译 王娟|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原文见2024年7月27日《中国日报》第12版整版英文链接:
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407/27/WS66a45542a31095c51c5104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