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看山西|一个世纪的传奇女建筑师 林徽因迟到的学位证书在山西太原首展

中国日报看山西|一个世纪的传奇女建筑师 林徽因迟到的学位证书在山西太原首展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7-22 17:1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宾夕法尼亚大学韦茨曼设计学院向林徽因追授的建筑学学位证书在山西太原展出。 朱兴鑫 摄

对于年轻的林徽因来说,她是在错误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20世纪20年代初,20多岁的年轻女孩从中国千里迢迢来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林徽因的目标很明确:实现学习建筑的愿望。然而,她遇到了最大的问题——性别为女性。

尽管她满怀热忱、其志可嘉,但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还是以不招女性为由拒绝了她的申请。

不过,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美术学院比较宽松,林徽因就读于美术专业,几年后修完了所有课程,其中包括建筑学绝大多数必修课程。但有一门课程例外,学校规定不允许女性画人体素描,理由是这会让她们接触到男性的身体。

出席展览的包括建筑师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孙子梁鉴(左)等嘉宾。 朱兴鑫 摄

直到10年后的1934年,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专业才开始对女性开放,愿意招收女学生,但对林徽因来说,为时已晚。

林徽因在中国家喻户晓,不是因为她的建筑才华,而是她在小说和电视剧中突出的人物形象。在这些文艺作品中,她被描绘成一位诗人和爱情故事的女主角。

上月,距林徽因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求学已一个世纪之久,她的外孙女于葵带着一份特殊的资料:林徽因曾非常渴望,却未曾取得的建筑学学士学位证书,来到了山西,她已故祖母曾在此从事研究工作的地方。五月,她的母校宾夕法尼亚大学为她补授了建筑学学士学位证书,纠正了这一历史错误。

6月,在山西省太原长江美术馆,观众欣赏“梁思成林徽因学术文献展”。 朱兴鑫 摄

于葵带来的这件珍贵文献,被送往太原长江美术馆及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佛光寺合办的 “栋梁——梁思成和林徽因学术文献展”中展出。作为她和丈夫梁思成参与的著名建筑调查项目,佛光寺对林徽因学术生涯的意义非同小可。同时在两个展览中展出的还有林徽因1937年6月29日的手稿,详实记述了此项工作内容。

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在1987年发表的文章《倏忽人间四月天——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中写道,1937年,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勘察这座木结构的寺庙时,她敏锐的目光发现了主梁下隐隐约约的字迹,就是这些字,为佛光寺的建筑年代提供了确凿的证据。

参观者在展览现场对林徽因和梁思成的研究文献、建筑图纸和草图表现出浓厚兴趣。 朱兴鑫 摄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北京故宫博物院高级工程师王南表示,梁思成通常被视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一个常见的误解是梁思成激发了林徽因对建筑的兴趣。但随着更多林徽因手稿和资料发现,她的建筑学才能有目共睹。

“虽然不敢妄言她的建筑学地位远超过梁思成,但可以说她至少和梁思成有一样高的水平,”王南说。

发表于去年《今日科苑》的一篇论文中,孟昭员分析了近百年来媒体对林徽因的报道,在这些报道中,林徽因往往被描绘成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而忽略了她作为建筑学家的身份。事实上,在几十年来的媒体报道中,提到她的美貌和感情经历时,她的其他身份往往黯然失色。

参会嘉宾欣赏唐代佛光寺建筑模型。 朱兴鑫 摄

今年是纪念林徽因诞辰120周年。5月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专业(现隶属于韦茨曼设计学院)纠正了这一历史遗憾。在其毕业典礼上,宾夕法尼亚大学授予1955年去世的林徽因建筑学学士学位,以表彰她作为中国现代建筑先驱的卓越贡献。

“母亲有强烈的解放感。在旧时代,她虽然也在大学教过书,发表过文章,也颇有名气,但始终只是‘梁思成太太’,而没有独立的社会身份。”梁从诫在回忆文章中写道。

“所有来自中国的男学生都获得了全额奖学金,而林徽因只得到了一半奖学金。她是其中唯一的女性,也是唯一未能获得建筑学学位的学生,”院长弗里茨·斯坦纳说。“但她最终实现了。”

中国工艺美术馆副馆长苏丹说,他是通过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弟子、中国古建筑史学家侯幼彬第一次了解到佛光寺。40年的时间里,苏丹说他无数次重走梁林路,无数次到访过佛光寺。

“一代一代的中国建筑师都受到了梁林的影响,”王南说。“我去过山西很多次,比他们去过的次数还多很多。但扪心自问,如果没有这二人,我们也不会走上古建筑研究的道路,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依托他们二人的成果。”

参观者在展览现场欣赏“梁思成林徽因学术文献展”。 朱兴鑫 摄

山西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宝库,80%以上的元代(1271-1368 年)及之前的木结构古建筑都位于山西境内。然而,梁林只来过山西四次。

“历史没有给他们机会,他们这辈子只来过山西四次,也没能亲眼看到40多公里外的南禅寺—— 山西境内另一个年代更早的国宝唐代建筑。更没有看到晋东南那么多丰富多彩的辽金建筑。他们看到之后该有多高兴。”王南说。

在风雨飘摇的年代,佛光寺成了梁林的高光时刻。1937年7月,当他们离开佛光寺后骤闻卢沟桥事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民族危亡之际,这对夫妻毅然投身到保护古建筑的行动当中。而在那个时候,另外一片大路上,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第一批建筑专业女学生,才刚刚有机会取得了她们的学位证书。林徽因本有机会补授建筑学位,然而这次机会淹没在动荡的历史中。

1955年林徽因逝世后,她被安葬在自己参与设计的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与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许多重要人物一起受到人们的敬仰。

她的丈夫梁思成刻在她的墓碑上的字再简单不过,也再合适不过—— “建筑师林徽因”。(记者 侯晨晨 朱兴鑫 编译 苏佳榕|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原文见2024年7月20日《中国日报》第11版英文链接:

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407/20/WS669b352ea31095c51c50f121_1.html

【责任编辑:何纯】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