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① :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不少游客选择在平顺县龙溪湖休闲农庄观年俗、品美食。
王超摄
编者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贴福字;二十五,磨豆腐……”春节将至,年味渐浓。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入目皆是喜庆。各地风貌各异,年俗别有风味。伴随着一场迎春瑞雪,三晋大地一派喜庆祥和。故乡人,故乡事,时光悠悠,“年”始终承载着人们对美好日子的期盼和深深的乡愁。连日来,本报记者深入全省各地,感受别样年俗年味,体味游子对家乡的眷恋,找寻记忆里的乡愁。
一方红纸剪出温馨时光
一张红纸,一把剪刀,随着一双巧手不断翻转,不一会儿,一幅飞龙造型的剪纸作品呈现在大家面前,栩栩如生。临近春节,辛爱英格外忙碌,老年大学的学期教学任务刚结束,社会各界请她去展示剪纸艺术的邀约就没间断过。2月1日,在太原市铁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辛爱英正在给居民们讲授剪纸艺术。“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剪出各式图案,表达着美好祝福。”辛爱英说,希望把这门传统文化技艺传承下去,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学习。
“注意看我的手势,记住口诀,一会儿我剪完后,大家伙跟着剪一次。”下午3时,铁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室里坐得满满当当,上至六七十岁的老人,下到五六岁的孩童,现场气氛热烈。“我们小时候过年,家家户户都剪纸,看着这些纸样,勾起很多年少回忆,现在的孩子见得少,下次一定带外孙女来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王宝莲今年66岁,听说社区请了专家来教剪纸,第一时间报了名,拿着刚剪好的“迎春接福”,王宝莲满脸笑意。
“老师,您看我这个剪得对吗?”“老师,福字好剪吗?我想学。”……现场居民热情高涨,辛爱英一边展示手法,一边忙着下场指导。一下午时间,“双喜”“迎春接福”“丰收年”“小红花”等作品新鲜出炉,一幅幅红彤彤的剪纸,让现场洋溢起浓浓的年味,大家都沉浸在过年的喜庆气氛里。
66岁的辛爱英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辛氏剪纸第四代传承人。她从小在忻州市豆罗镇小豆罗村长大,姥姥和妈妈都是当地有名的剪纸艺人。耳濡目染,辛爱英六七岁开始学习剪纸。如今,她创作的剪纸作品已达万余幅,先后斩获国内国际大奖。多年来,她走进百余所学校,带出近万名学员,与剪纸爱好者互动传授剪纸技艺达十余万人次。
剪刀在红纸间飞舞,承载着岁月变迁。“小时候逢年过节,大人们都会剪各式各样的图案贴在窗户上,几十年过去了,也总能想起那些跟着姥姥学剪纸的温馨时光。”辛爱英说,故乡的模样也许会随时间流逝变得模糊,但剪纸对她来说,这头是民俗艺术,那头是无尽乡愁,承载着姥姥和妈妈的匠心坚守和传承。
本报记者韩乐
老浆豆腐承载共富梦想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磨豆腐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之一,更是春节期间重要的年俗之一。豆腐的“腐”与福气的“福”谐音,有着“头富、都富、兜福”的美好寓意,承载着人们对新年有“福”的期盼。
“要想吃到味道浓郁的豆腐,每一道制作工序都要十分讲究,泡、洗、磨、沥、煮、点、挤、压等,最关键的就是用浆水来点豆腐。”嗅着浓浓的豆香,记者走进泽州县南村镇环秀村的一家手工豆腐作坊内,听闫建团师傅细细道来。
只见闫建团将提前浸泡了十几个小时的黄豆和水按照比例放入大石磨中,缓缓磨制成豆浆。磨好的豆浆再经过两次浆渣分离,把过滤出来的豆浆倒进大铁锅中煮沸。随着锅中温度不断升高,豆腐的香气也徐徐外溢。“这个时候就是要掌握好火候。火候太大,豆浆容易溢出;火候太小,豆浆容易凝结。”闫建团凭着经验,仔细观察着火候。
“豆浆熟了,开始点豆腐喽!”闫建团把浆水倒入豆浆,豆浆渐渐凝固成豆花,待出锅晾至合适温度后,他将点好的豆花倒入压盘定型后,变成一块块白白嫩嫩的豆腐。
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磨豆腐师傅,闫建团说,去年他和同村的村民一起成立了手工豆腐坊,通过向制作豆腐的老手艺人请教和网络直播学习,从零学起做豆腐,逐渐摸索出一套更精准、更科学、更绿色的老浆豆腐制作工艺。“为了保证豆腐口感,我们的豆腐在传统制作工艺基础上,更注重在点浆水酸度值、豆浆浓度、加水配比和烹煮温度等方面的考量,以此提高豆腐品质。”闫建团说,用含有活性物质的老浆点豆腐,做出来的豆腐口感更绵韧,豆香味十足,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越到过年越忙碌,豆腐都供不应求了。你瞧,我们日产大概是一百多公斤,线上线下同期销售,订单量可以说是成倍增长。”向记者展示着手机订单,闫建团打算继续扩大生产规模,研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让他的“老浆豆腐”销路越来越宽广。
春节的脚步渐渐临近,年味宛若那锅中蒸煮的豆浆一般,香气四溢,醇厚浓郁。人们满怀欢喜,期待着新年的钟声敲响。
本报记者郑璐 本报通讯员晋睿
小小麻托寓意骨肉亲情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亿万古槐后裔味蕾上的乡愁和年味,就是洪洞老家的麻托、重八席、饽糕儿……
2月4日,农历腊月廿五,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东侧的洪洞小吃城内,百余种特色美食大集会。麻托是当地的传统特色美味,更是家家户户的必备年货。记者走进一家麻托店,店主在埋头和面,老伴在锅灶前忙活,金黄色的麻托在热腾腾的油锅里翻滚。已捏好的麻托一排排整齐地码放在面案上,柜台上是一盒盒包装好的礼盒。
店主王金斌向我们打了声招呼后,便麻利地拽了一块面。一会儿,这块面团就被拽成2米多长,用已擀好的一层白面皮包麻托芯,最后切成均匀的小面块。麻托芯由鸡蛋、食油、蜂蜜、白糖等制作而成,也可往里面加红枣。
谈起麻托,王金斌滔滔不绝。顺着他的指引,记者翻到一篇《洪洞麻托》的文章:麻托,由面皮包裹着芯面油炸而成,皮面色泽金黄,芯面色泽金赤,皮淡芯甜。“传统的麻托外圈有一层浅金色面皮,这个面皮将麻托的芯儿紧紧地包在一起。民间流传,麻托寓意着亲情,这层皮就寓意着将亲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王金斌介绍道。
小小麻托店人来人往,王金斌闲不下来。记者发现,短短十几分钟,就有五六位顾客进店购买。“这家的麻托品种多,又酥又软,我经常来买。这就是地道的家乡味道,家乡感觉。”市民张冬香说。
王金斌以前经营火锅店,2020年他注册了“洪洞印象”美食商标,并入驻洪洞小吃城。在洪洞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引导下,王金斌转型主营“麻托儿”。
“你看这阵势,明天的顾客应该不少,今晚得多炸几锅。”王金斌对老伴说。
油锅起,年味浓。在洪洞小吃城,饱含移民文化的各种特色美食比比皆是。王金斌说,小小麻托寓意“骨肉相连”,逢年过节每家祭祖都要摆上一盘,表达人们不愿亲情分离、希望亲人们永远在一起的愿景。
本报记者杜春春 本报通讯员李安安
六堡冰山抬出风调雨顺
“过了腊八就是年”,各地有各地的年俗。榆次南北六堡村的腊八习俗就与众不同,村民不仅喝腊八粥,还要“抬冰山”,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今年腊月初八上午10时左右,在北六堡村,“抬冰山”仪式正式开始。随着总指挥一声令下,一座座洁白如玉的“冰山”被众人缓缓抬起,在震天的锣鼓和欢乐的唢呐声中开始沿街巡游,抬夫们以鼓点为准、迈起鸳鸯步,上下一齐颠动,俏媳妇步履轻盈扭起大秧歌、手中的红绫欢快飞舞,南北六堡村之间的街道上,到处是看热闹的村民和慕名而来的游客。
“抬冰山”是晋中市非遗项目,传承人柳金栋每年都参与组织“抬冰山”。他介绍,以前南北六堡村一带夏季多冰雹,庄稼常遭袭击。于是,村民每到腊八节,便抬上佛像冰山,敲锣打鼓闹红火,以求驱除冰雹灾害。因此,还留下了“冰雹赛如虎,不敢打六堡”的老话。
据村民讲,“冰山”从腊月第一天就要开始制作。先是在背阴地架起一根横杆,杆子中间穿一个特制的板凳、凳腿朝下,然后选上好的椿树枝捆扎在凳腿上,趁夜间最冷时不断用小壶往树枝上淋水,水顺树枝流淌冻结成冰,经过7天7夜终于淋成近两米高、冰柱林立的“冰山”。腊月初八一大早,村民将淋好的“冰山”翻转摆在桌子上,用彩旗、松柏枝、花束、彩带精心装饰。“抬冰山”时冰柱朝上,头角峥嵘,颇为壮观。36根冰柱分别代表二十四节气和12个月份,赶上闰年还要多增加一根。
正午时分,“抬冰山”活动进入高潮。抬冰人挥动手中的抬棒向“冰山”砸去,瞬间,碎冰飞溅、琼屑四散,观众群情鼎沸、争抢冰块,寄望岁岁平安……
喧闹中,一年一度的“抬冰山”活动也画上完美的句号。
通过参加活动,记者欣喜地发现,近年来,“抬冰山”已不仅是一项寄托村民美好愿望的祈福年俗活动,还与当地的旅游、文化和经济活动相结合,成为乡村振兴和文旅发展的重要品牌。
本报记者裴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