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报告 谋转型 话落实——代表委员畅议政府工作报告】市场主体青山常在 经济发展生机勃发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搭建市场大平台,畅通经济大循环,更好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提升山西板块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今年,省工商联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继续发挥“联”字优势,搭好平台,引导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议报告 谋转型 话落实——代表委员畅议政府工作报告】市场主体青山常在 经济发展生机勃发

来源:山西日报 2023-01-13 10:0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搭建市场大平台,畅通经济大循环,更好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提升山西板块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要为创新创业者搭建更多平台、创造更好环境、提供更优服务,让市场主体青山常在,让经济发展生机勃发。

省人大代表、忻州市工商联主席、山西天宝集团董事长胡大为

架桥梁练内功 提信心助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既客观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取得的显著成绩,又科学安排部署了今后五年特别是今年重点工作,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坚定发展的信心和底气,坚持惠企助企,继续练好内功,让经济发展生机勃发。

忻州市工商联一要着力强化政治引领,因地制宜采取适合民营经济人士特点的方式,及时有效做好政策宣传解读,推动政策进商会、进企业,确保企业应知尽知,引导企业提振信心、渡过难关,以更高站位和标准寻求转型和突破。

二要发挥“联”的优势,拓宽“联”的渠道,推进政企沟通协商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在狠抓助企精度、服务温度、维护效度、破题力度等方面下硬功夫,形成共谋发展、共促创新的合力。

三要聚焦“两个转型”,抢抓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战略机遇,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结合忻州市民营经济的产业现状、发展阶段、突出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找准问题与政策的连接靶点,推出实施更多“能感知、有温度、见效果”的政策“工具箱”,用具体、直接、富有冲击力的政策红利提振民营企业信心。

作为一名企业家,首先要挖掘自身潜力,练好内功。天宝集团将以装备工艺升级为基础,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为手段,以建设“基于5G+云平台风力发电环锻件智能制造项目”为牵引,强化要素保障,在招才引智、研发投入、项目建设、数字化升级上加大力度,在提高质量效益的基础上保持合理增长。其次要突出示范带动,扛起定襄智能制造企业引领者、排头兵的大旗,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关联领域进行强强联合,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建设等深度合作,加快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步伐,促进定襄锻造企业抱团发展。最后要对标上市要求,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经营模式,争取企业在上市融资等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

省政协委员、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陈旭忠

发挥“联”字优势 赋能市场主体

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全力打造“三无”“三可”、“五有套餐”营商环境,进一步厚植市场主体发展土壤。广大民营企业家普遍反映,山西的政策有力度、服务有温度、发展有速度。2022年新增市场主体数量超过100万户,全省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数量占比超过95%,市场主体倍增战略成效显著,全省经济生态持续优化。

今年,省工商联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继续发挥“联”字优势,搭好平台,引导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一要开展惠企政策支持保障工程。广泛宣传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稳经济、稳主体、促投资政策举措。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围绕先进制造业“链主”“链核”企业、专业镇建设深入调研,推动政策、资源、资金、服务优先向链主企业和专业特色镇聚集。支持民营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支持力度。健全领导干部联系民营企业和商会制度,开展常态化入企服务,组织开展“千会进千企”活动,促进政策有效落实。

二要开展数字产业平台建设工程。组织实施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行动、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聚焦数字经济发展,围绕“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四条路径,以“1谷1园5组群”为牵引,持续完善“数字能源、数字金融、数字会计、数字健康、数字资产管理、数字物流、数字乡村”七大数字产业平台。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支持“晋材晋用”,定期开展项目宣传推介,服务保障重点项目,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三要开展助推营商环境建设工程。围绕“三无”“三可”、“五有套餐”有关要求,把企业感受作为第一感受,探索开展市场主体评价营商环境工作,让市场主体有“发言权”,对营商环境有“评价权”。进一步畅通民营企业诉求反映和维权渠道,跟踪服务并及时反馈民营企业。继续深化与公检法司联动合作机制,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省人大代表,迎泽区委副书记、区长赵学军

多措并举提振消费 提升城市“烟火气”

政府工作报告对促进文旅、服务业和消费回暖升级作出部署,提出多措并举提振消费,打造一批重点商圈和特色街区、“夜经济”集聚区,不断提升城市“烟火气”。我们要认真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以商圈为依托,加快推动传统服务业提质升级。

2022年,迎泽区服务业占GDP比重近90%,钟楼步行街获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中正天街获评“省级夜经济生活集聚区”,上马街、南海街成为最富“烟火气”的特色街区。

今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两个方面。

一是加快传统服务业提质升级。在柳巷—钟楼商圈,我们力争5月底前完成钟楼街二期改造工程,积极招引百余个品牌首店、旗舰店、体验店入驻,发展“首店经济”;启动文瀛湖—海子边片区、皇华馆等7条历史街巷改造项目,将铜锣湾、柳巷、食品街、海子边、文庙、五一广场周边等街区连片打造,延伸“府城游”“文道游”消费体验载体,壮大“周末经济”“潮经济”;推出夜游钟楼街、府城光影秀等夜间消费场景,打响“夜享迎泽”品牌,繁荣“夜间经济”,努力打造国家级示范步行街。在朝阳—双塔商圈,我们将加快推进双塔汇商业街改造、公园1991奥特莱斯等项目建设,助推商圈转型升级。同时,发挥南海街、上马街的示范作用,传承历史“文脉”、再现老城“记忆”,再打造6至7条特色街区,让城市“烟火气”越来越浓。

二是做大做强金融核心集聚区。依托迎泽大街金融集聚优势,加快盛科金融中心项目建设,逐步盘活五一广场东侧、解放南路菜园片区等闲置地块,高标准建设金融楼宇,落地一批带动力强的金融机构,做大做强金融核心集聚区。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精准对接企业发展需求,提升“一站式”融资服务能力,让金融活水畅通实体经济命脉,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持。

省政协委员、长城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华

为山西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五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增总量、扩规模、提质效的工作方针,民营经济总量规模逐渐壮大,结构质量不断优化,发展实力显著增强,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同时,民营企业家们也经历了疫情和经济转型升级多重压力交织的影响,大家最大的感受是“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既有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也有来自自身行业发展方向的不明朗,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发展的步伐。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一系列政策举措的出台更让我们倍感振奋。

提振市场信心,重点是政策保持连贯性。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了“两个毫不动摇”,给民营企业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政府工作报告给民营企业家发出了明确的积极信号,比如报告中提到2023年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深入开展市场主体提升年活动”,并提出不断加大政策供给,提升服务能力。其中“加快打造高水平集聚平台”“全力以赴惠企助企”“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等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措施为民营企业保驾护航。我们能够看出这些政策是具有连贯性的,其所带来的“确定性”,大大提升了民营企业发展信心。

提振市场信心,关键是提升民营企业家信心。民营企业家是社会的“孤勇者”,凭借着一遇雨露就发芽、一遇阳光就灿烂的顽强生命力,在我省高质量发展的大潮中,以星星之火燎原之势发展壮大。在疫情等多重原因影响下,作为我省经济的“半壁江山”,民营经济贡献着全省48.5%的GDP、58.3%的税收、96%的高新技术企业和75%的新增就业。所以,提升民营企业家信心对于提振市场信心至关重要。

这次参会我提出了关于设立“三晋民营企业家节”的建议,建议用政府立法的形式给山西民营企业家设置节日,希望通过这种仪式感来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激励更多山西民营企业家发扬晋商精神,开拓创新,为山西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省人大代表、山西鑫 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武祝琴

立足区域资源禀赋 做强特色农业产业

农业是国家基础性产业,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这个饭碗就会端得更牢更稳。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强调“做好‘土特产’文章,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生态低碳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这是产业振兴的“通道”,是乡村振兴的“重头戏”,也是农企“突围”之路,企业将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自身优势,持续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积极发展成为农业产业“链主”企业,促进农林文旅商一体化发展,持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做强特色农业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晋中市榆次区北田镇以“苹果之乡”著称,全镇现有苹果种植面积3万亩,先后引进瓦里、维纳斯黄金、阿森泰克等新品种120种,产量达6000万公斤,产值超2亿元,占全镇农民人均收入的34%,北田苹果产业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品牌和标准。

企业以苹果专业镇为平台、“北田标准”为准绳、电商物流平台为路径,做强榆次苹果全产业链,畅通城乡经济双循环,打造一颗“有影响力的苹果”。首先要强引领,大力发挥“链主”企业优势,赋能产业链,带动农民产业增收,建设苹果强镇,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其次要强业态,跨界配置产业要素,深度发掘乡村资源,全面发展庭院经济、夜经济等多功能农业,打造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再次要强品牌,通过塑造产业品牌IP,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构建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多品类泛品牌,形成对外输出的统一爆点,全面拉动城乡经济双循环。

立足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促进苹果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实现苹果专业镇高质量发展,围绕“种得好、销路畅、收益高”的目标,以实施果业振兴为统领,努力为我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