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来客”七度参展 以影像谱写民族史诗

“草原来客”七度参展 以影像谱写民族史诗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9-21 09:5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柴油机A3展区一隅,马背民族的坚韧和苍茫的草原的生命气息扑面而来。“他们是布里亚特人,游牧蒙古人古老的一支,我已经拍摄他们十年之久。”创作者阿音说道。

柴油机A3展区内,摄影家阿音的作品向观众呈现布里亚特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生活图景。

从2006年起,阿音带着自己的作品七度来到平遥,五年前,他曾凭借一组名为《蒙古马精神》的黑白影像一举拿下平遥国际大赛最高奖——评委推荐十万元大奖。

“可以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为我铺就了艺术的生命之路。”阿音将自己定义为“从平遥出发走向国际的摄影师”,他也通过这一国际化摄影平台,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蒙古游牧文化。

据阿音介绍,《太阳圆》影像系列由“布里亚特家园”“布里亚特人”“布里亚特日历”三个部分组成。他走进中国布里亚特拍摄十年之久,以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的视角关注21世纪中国游牧蒙古人的生活现状与命运。记录生活在当下的布里亚特蒙古人的日常生产生活常态,叙述21世纪布里亚特蒙古人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俗民风、生态文明、时代发展等;以布里亚特蒙古人的相貌、形态、服饰、家园、家当及生态为符号,为新时代游牧蒙古人留影存档。

“我是蒙古族人,拍摄我的民族的变革与发展是已经做了31年的事情。” 做有时代意义的映像,是阿音一以贯之的事业。在他看来,即便蒙古族人的游牧历史将会终结,但他的努力也会给未来留下记忆。

阿音向观众讲述影像背后的故事。摄影 彭可儿

2006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上,阿音举办了个人展览,他带去了一组幅面两米的《蒙古人》组照,还将蒙古包、牧民、马头琴和长调带到了展场。身着民族服装的阿音在蒙古包里向观众讲述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令评委、观众都大为感动。

“这套作品是从1990年就开始创作的,历经20年,我亲身感受到了20年中的种种变化,并一一记录下来。”这些年里,阿音镜头中牧民的居所从传统的木条和牛皮、毡子搭建的蒙古包,到铁质蒙古包,再到砖瓦房,“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变化的,对摄影师来说没有变化,就没有表达”,在这个过程中,阿音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些即将消逝和已经不复存在的画面,为观众呈现出一整套完整的纪实作品。

“我所要做的摄影有年代性,记录是第一位的。所以这个时期,我的作品是用各种手段和角度去表现牧民们的生活和劳动场面,并不多去考虑作品和整体性的问题。”阿音说道。2006年从平遥回来后,这位蒙古族摄影家开始了对游牧文化更深入的了解和更细致的记录。

阿音(左一)与摄影界朋友交流拍摄心得。摄影 孙瑞生

“我此次带来的《太阳圆》影像系列在形式与主题上与《蒙古人》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影像的主角由改革开放下的蒙古人变为如今21世纪享受现代生活的蒙古人。其次,表现形式上从黑白变为彩色,从档案式记录延伸为生活状态的表达。”

在阿音跨越世纪的记录中,蒙古族部落的生活状态发生着巨变。在一幅照片前,他向记者讲起了“找马”的故事,“从前,牧民找自己的马群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最初我见到他们时,他们只能通过观察草尖的咬痕等线索追踪,或是爬上山坡用肉眼寻找。后来,牧民们有了望远镜,而现在他们有了GPS。”

《太阳圆》系列作品中,身着传统服饰的布里亚特人。

主动拥抱现代技术,让这个游牧民族的生活越来越好,但在阿音看来,中国草原游牧蒙古人怎样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经营传统畜牧业,怎样应对城市化继续民族文化传统仍是必须要面对的严肃议题。

“我是旁观者,但也早已成为他们中的一员。”阿音告诉记者,这组持续记录十年的影像将在今年冬天画上句号。随后,他将把《太阳圆》影像系列汇集成书,用160余幅图片和20余万字的厚重篇幅,向世人呈现布里亚特的变革与发展。(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