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冀卫平 孟苗)5月18日,由山西博物院、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内蒙古博物院、鄂托克前旗文博研究院、内蒙古明博草原文化博物馆联合举办的“苍穹之下——鄂尔多斯青铜文化展”在山西青铜博物馆开展。展出的400余件精美青铜器为公众勾勒出一幅草原民族迁徙、战争、交往、融合的壮丽图景。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因在鄂尔多斯及周边地区发现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最具典型性而得名,以动物装饰、小巧实用为显著特征,启自商代,盛于春秋、战国,延续至汉,使用人群主要是以狄—匈奴为代表的畜牧—游牧部族。展览以“质朴奔放的青铜世界”“意趣天成的青铜艺术”“多元一体的文明传承”3个单元,分门别类展示了兵器、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装饰品和车马器等青铜器物的制作技艺、创作元素、造型象征、使用功能,以及在中华文明的形成和演进中产生的深远影响。代表性器物有双鹰首剑、鹤嘴斧、鹿首刀、马首匕、四马纹挂钩、双团豹纹泡饰、错金虎符、伫立马形青铜杖首等。
展览中,山西博物院馆藏铃首剑、虎首剑、三銎刀、三凸钮环首刀、蛇首匕等器物一同展出,反映出当时山西境内民族和文化交流融合的盛况。
当天,山西青铜博物馆还推出了“苍穹之下云之上”连麦直播,邀请鄂尔多斯市博物院专家介绍了展览基本情况,并通过代表性文物,以“力”的7次方,向公众讲述蕴藏在文物中的“博物馆的力量”。
(冀卫平 孟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