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省加快恢复生态步伐,坚持生态系统修复,整体推进,自然恢复加人工辅助的原则,充分利用坡地、荒地、滩地和废弃矿山等开展植树种草,规划实施生态修复重点工程,连通生物廊道,完善湿地等生态系统,不断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承载力。
矿山复绿生态好
5月8日,大同市民李继哲从市区出发,骑行17公里,到达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站在公园观景台上,可以遥望到对面的云冈石窟,脚下,碧波荡漾的十里河河水以及独具魅力的晋华宫矿尽收眼底,勾勒出一幅煤炭工业与石窟文化交相辉映的景象。
李继哲脚下的晋华宫矿年产原煤350万吨,与云冈石窟隔河相望,十里河河水从狭长的谷底淌过,将它们连接在一起。据当地人回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十里河水“清且涟漪”,河谷间常有孩童戏水,一袭纱网沉在河底,抬起来便有细长的鱼在网间跳跃,之后,由于过度开采,当地生态环境承受了巨大压力,植被减少,污水横流,十里河也变成了一条臭水河。
如今漫步在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里,放眼所及,皆是翠绿,如果不听讲解员介绍,很难相信眼前的满山翠色曾经全部是晋华宫矿几十年开采挖掘出的煤矸石。据了解,这座矸石山曾经占地3.3万平方米,堆放总量达275万吨,堆放高度约27米。晋华宫矿因地制宜对旧矸石山进行治理,进行平整和局部建景,在覆盖后的黄土上种上了以灌木、乔木及花草为主的植被。治理后的煤矸石山翠绿浓郁,摇身一变,成了景区里最绿的地方,昔日机器轰鸣、煤尘飞扬的生产井口,变成了占地32.9万平方米的集旅游观光、煤炭科普教育、工业忆旧、探险体验、休闲度假、环境保护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工业文化景观旅游公园。
李继哲说,每逢节假日,他总要约上骑行的朋友,从市区骑行过来锻炼身体。他说:“站在栈道上看脚下波光粼粼的河面,与千年大佛近在咫尺,满目的绿色令人心旷神怡。”
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将废弃矿山改造成生态公园,并有机融入煤炭工业发展历史,已成为展现我省煤炭行业发展、了解煤炭文化的重要窗口,展现了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的新风貌。挥汗如雨的矿工,繁忙运转的机器,乌黑锃亮的煤块,完成了历史使命,并在原有基础上焕发生机,以全新之姿讲述沧桑历史,延续矿业文明。
湿地美景入画图
初夏时节,在祁县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里,不时有水鸟、野鸭在清澈的河水中嬉戏,岸边绿柳如茵,游人往来,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生态图景。
昌源河是贯通祁县全境的第一大河流,由武乡县流入祁县,从最南端的来远镇开始,一直到达祁县北部重镇贾令镇,最后从思贤村注入汾河。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以昌源河河流湿地为纽带,连接子洪水库、九沟等库塘、沼泽,构成了复合湿地生态系统。河道总长33公里,总面积1.34万亩,其中湿地面积0.69万亩,包括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三大类,占公园总面积的51.3%。公园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有植物资源457种,野生动物250种。近年来,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的珍稀鸟类物种和数量明显增加,特别是每年8月份,这里都会成为鸟类的天堂。
祁县刘家堡村紧邻昌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家住刘家堡村的段建明清楚地记得,湿地公园之前杂草丛生的景象,那时,河道两旁都是乱石滩,垃圾丛生,风一刮塑料垃圾四处乱飞,夏天雨水多的时候,河水还会四处漫。
自湿地公园开展试点建设以来,相继完成了河道防渗、沿线绿化、生态旅游等基础设施建设,贯通了36公里水系,恢复了488公顷湿地、完善了河流湿地生态、改善了动植物栖息地环境,湿地公园成为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生动实践。
如今,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生态治理工程仍在继续,昌源河湿地作为工程的一部分,经过一系列生态修复、水源涵养等措施,未来,流域环境将不断提升改观。
山清水秀候鸟来
近日,随着温度不断回升,晋城高平市寺庄镇釜山水库迎来了候鸟回迁。釜山水库水面波光粼粼,周边草木泛绿,三五成群的白鹭、野鸭在这里栖息。它们时而在水面嬉戏追逐、快乐觅食,时而在天空振翅高飞、盘旋鸣叫,形成了水鸟成群游弋、结伴翱翔的生态美景,吸引了不少游客、摄影爱好者前来打卡观光。
“我经常到釜山水库采风。近几年这里的白鹭越来越多,成群结队,现在咱们农村的环境越来越好,景色拍出来也非常好看。”摄影爱好者毕晋生说。
白鹭对大气、水环境非常敏感。因此,它又被称作环境的“监测鸟”。近年来,寺庄镇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为鸟类迁徙和栖息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釜山水库成为白鹭、野鸭等珍稀鸟类迁徙栖息的生态湿地。
寺庄镇副镇长李晓菁说:“近年来,我们依托太行一号环线乡村振兴示范带进行建设,村里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这几年更是吸引了成群结队的白鹭、野鸭来釜山水库做客,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我们也将持续开展水鸟监测和巡护巡查工作,为候鸟顺利迁徙、平安筑巢保驾护航,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近年来,这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在我省各地不断涌现,随着生态恢复,矿山复绿,湿地变多,这种和谐相处的场景将会越来越多。生态的恢复将使三晋大地再现秀美山川,使百姓及子孙后代受益,成为我省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的有力支撑。
(程国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