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关山春风挡不住

樊文珍摄  这是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黄河与长城在这里握手,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在这里下笔。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为牵引,忻州实施“南融、东进、西引、北联”开放战略,加强对外联络,承接产业转移。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关山春风挡不住

来源: 山西日报
2022-04-25 11:1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这是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黄河与长城在这里握手,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在这里下笔。

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是晋察冀、晋绥两大根据地的中心腹地。徐向前、续范亭出生在这里。八路军出师抗战的第一个司令部设立在这里。平型关大捷、夜袭阳明堡、雁门关伏击战……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上走出的10个方队中,有5个就源于这里。

这里,就是素有“晋北锁钥”之称的忻州。

太行吕梁两山对峙,浓绿尽染。从滹沱河畔的易地扶贫移民安置区,到五台山下的经济主引擎开发区,处处是幸福的笑脸与奋进的步履。张张剪影汇聚成317万忻州人民告别贫困后的全新样本,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上,赓续有梦就去追的时代荣光。

扶贫移民安置区成了“聚宝区”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占地200余平方米的骏凯皮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100多名女工熟练地操作着,电动缝纫机“哒哒”声不绝于耳,十分繁忙。

繁峙移民安置区位于县城东南。整个片区共100余栋住宅楼,其中移民安置占44栋、1000余户,有近3000人从山沟沟中搬到了这里。

为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的移民就业问题,2018年繁峙县跨过平型关从河北引进产业项目,创办了3个箱包扶贫车间和1家服装厂,共同支撑起移民的新生活。

下楼就是车间,下班两步到家。29岁的车间主任罗贵珍高兴地说:“我来了两年多了,现在每月能挣到四五千元。”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尤为重要。作为全省脱贫攻坚主战场,忻州历史性改变区域性整体贫困后,率先创新,聚焦搬迁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4大类23项权益,建立工作新机制,确保搬迁群众权益有人管、有保障,不缺位、不断档。

“住在这里真是好。”63岁的张万林刚从社区“爱心超市”出来。他用20个积分兑换了条毛巾,乐呵呵地说:“绿化好、卫生好,学校、医院、银行、超市,该有的都有,还有热闹的商业街,又紧挨着滹沱河景区,众人都羡慕地叫我们这是‘聚宝新区’。”

忻州市乡村振兴局局长杨志勇说:“我们以创建产业带动好、就业帮扶好、公共服务好、精神状态好、融入环境好的‘五好社区’为抓手,计划用3年时间将全市68个集中安置区全部创建为‘五好社区’。”去年,首批确定20个安置区,落实后续扶持项目104个,配套资金360万元。

下一步,忻州将把脱贫攻坚期间培育的小杂粮、中药材、羊等特色种养业持续发展壮大,把培植的“忻州月嫂”“繁峙绣娘”“五台瓦工”“静乐裁缝”“保德好司机”等劳务品牌持续擦亮叫响,把一个个“种田好手”培训成“就业能手”。

拥有了“城市客厅”,生活更惬意

周末一到,最热闹的就是忻州古城了。月上柳梢,晚风习习,忻州市民或全家一齐出动或相约三五好友,徜徉在古色古香的街巷,老人们登上城墙发思古之幽情,孩子们则挤进小吃街大快朵颐。

系舟南北暮云平,落日滹河一线明。万里秋风吹布袖,清晖亭上倚新晴。这就是名冠金元的一代文宗元好问为好友画家李平甫创作的组诗家山归梦图之一。

而今,“家山归梦图”已经从诗篇中款款走来,忻州古城已成为忻州市民的“城市客厅”,入选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成了远方游子归来首选打卡地。

忻州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市域面貌深刻变化。全市行政村撤并2192个,乡级行政区减少28个,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近6个百分点。市政建设投资突破200亿元,中心城区“一环七纵十五横”路网格局初步形成,全市域“创卫”“创园”“创文”接续推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县城)13个、国家卫生乡镇11个、国家园林城市(县城)4个、省级园林城市(县城)7个、全国文明城市(县城)2个,建设省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131个。

既是老忻州人,又是忻州古城里的一家新店主,64岁的卢秀鱼对其间变化感触最深。

“我那天也不是专门来打擂,正好一个人坐在家里闲着没事,就过来看看。来了正赶上古城招商,有个红面鱼鱼的项目。我围着灶台转了一辈子了,做出来的红面鱼鱼都说好吃。谁也可以上去试试,结果我做了一锅,三个评委都把票投给了我。”隔着口罩,依然掩盖不了卢秀鱼满脸的骄傲,“现在我也有自己的抖音账号,名字就叫‘追梦老太太’。”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今年忻州提出做强大五台旅游吸引圈、忻定原康养服务圈,联动太原打造“Y”型太忻黄金旅游带。擦亮“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在这里,让每个人都能找到爱这座城市的理由”。

老区变新区,后方成前沿

昔日晋察冀、晋绥两大根据地腹地,而今忻州主动对接雄安新区成了开放合作的前沿。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忻州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

除了定襄、代县、繁峙、五台等4个革命老区外,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忻州区还涵盖了忻府区、原平市以及忻州经济开发区、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区域内国土面积1.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4.5万人、GDP为600.9亿元,分别占到全市的48.4%、68.8%、58.1%,是全市最具活力的区域。

忻州市委书记朱晓东说:“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必须把谋划长远与干在当下结合起来,找准突破口、扭住着力点。”在具体工作中,着力点就是项目建设、开发区、协同发展、改革创新和人才工作。

项目是第一支撑。忻州制订了2022年行动计划,确定了30个方面重点工作,聚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七大产业集群发展,梳理了锻造业、新材料、装备制造、能源化工四条产业链,谋划重点工程项目268项,总投资1934亿元。一季度开复工项目82个,总投资449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51亿元。

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为牵引,忻州实施“南融、东进、西引、北联”开放战略,加强对外联络,承接产业转移。目前,已与雄安新区对接确定了13项事项,谋划建设京津冀、雄安新区产业转移承接园。

省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忻州区运营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建峰介绍,人才保障方面,该区现已发展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38个,签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36个、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9个,并先后与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天津大学等14所高校共建智库合作基地23个,优质生源基地建设高校增至82所。

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机遇千载难逢,使命光荣重大。忻州以融通促开放,奋力在全方位推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蓝图上,谱写乘势崛起的篇章。

记者手记

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到率先走出贫困地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新路,再到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强势起步,走进忻州,目睹这几年变化,可谓日新月异,令人振奋。

一口接着一口吃,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仗接着一仗打。扛起“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的历史使命,忻州以“发展是硬道理,业绩是新担当,交账是军令状”的标尺,锚定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动摇,推动忻州全域发展进入新境界,与全国全省一道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

建设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是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举措,是省委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新布局的重大部署,是忻州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全局的重大牵引。

行而不辍,忻州未来可期。

(王利强)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