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峨口挠阁:千年“非遗”空中绽放

峨口挠阁是一项历史悠久、有着顽强生命力的民间艺术。在最传统的挠阁中,农民们会把自给自足的辣椒、玉米装点在抬架上,以此来庆祝丰收,并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后来出现了人物形象的塑造,逐渐演化成我们今天所见的样子。

山西峨口挠阁:千年“非遗”空中绽放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2-04-24 11:2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我们的挠阁,高高地挠在蓝天上,孩子们代表了我们的心愿和理想,随着音乐舞起来的时候,就放飞了人们的理想与希望。”

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驱车向东南方行驶25公里,在峨口镇郝街村,记者一行见到了75岁的峨口挠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郝来喜。坐在堂屋的土炕上,讲起挠阁,郝来喜滔滔不绝,满脸的心驰神往,古稀之年的他全然没有一丝老态。

1948年,郝来喜出生于代县峨口镇郝街村,这里正是峨口挠阁的发祥地之一。从小,他就看着村里的挠阁表演长大。

“我小时候就盼着过年‘登阁’,但是那时候只有女孩儿可以登挠阁,所以父亲就把我扮了女装反串上场。”

“登阁”,意即登高望远,可以祈求吉星高照,四季平安,能够登阁是每个峨口小孩最盼望的事。

“第一次登阁,在寒风里摇摇晃晃,虽然又冷又怕,可一热闹起来,就什么都忘了。”从5岁登阁,22岁挠阁,再到2017年成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郝来喜已经与挠阁打了将近70年交道,曾被他挠过的小孩现在最大的也四五十岁了。

提起当年盛况,郝来喜依旧难掩喜悦,“峨口村村都可以组织起队伍,少则十二架,多则二十四架,也叫全架。每年正月十三到十六,三个村一共六十多架挠阁全体出动。”郝来喜说,在从前,挠阁是一项全民参与的文艺活动,家家户户积极性都很高。

峨口挠阁是代县春节期间最流行、最火爆、最受群众喜爱的文娱活动。代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从正月初十开始,女人们就动手扎花装饰挠阁架,准备表演服装,到表演的日子,更是全村出动,化妆的、表演的、帮忙的,一村人热热闹闹、忙忙碌碌,早上九点多从峨口出发,一行人浩浩荡荡到代县县城,在热闹的音乐声里能轰动整个古城。” 在郝来喜眉飞色舞的讲述中,挠阁表演的盛景仿佛就在眼前。

“我们都不谈报酬,小孩们给几颗糖,大人们散几支烟,村民们各家出一点干粮,每一个人都愿意在表演里出最大的力气,这是我们心里的一场盛会。” 郝来喜告诉记者,每一个参与的人,都是出于对挠阁发自内心的热爱。

元宵节期间,峨口挠阁在代县峨口镇文化大院进行表演。代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曾在峨口工作生活多年的工商银行代县支行职工高军萍是峨口挠阁的忠实观众,在她的记忆中,挠阁是元宵节“闹红火”的重头戏。从清早乐队的唢呐声响起开始,各个村的挠阁高手就齐聚广场,各个队伍间既有合作,又有比拼,热热闹闹的表演成为代县街头的一大风景,“用万人空巷来形容也毫不夸张。”高军萍说。

峨口挠阁乐队之鼓、铙、锣。代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挠阁”作为一种民间艺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晋北方言中,挠阁是指抬起或举高的“阁楼”(引申为仙阁和女孩儿两层意思),是一种挠起孩童进行表演的艺术形式。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文化界,峨口挠阁被誉为无言的戏剧,空中的舞蹈,流动的杂技,鲜活的雕塑。挠阁是一门融合了传统文化精粹的综合性的艺术,孩子们的扮相,是杨家将、红楼梦、白蛇传里的戏中人,不必开口,就可以上演一出好戏。鼓点一起,大人们跳起舞步,孩子们在空中或翩翩舞蹈,或翻着跟头,代县千百年来的风土文化凝聚在其中。”对峨口挠阁倾注了大量心血的代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文秀总结道。

传统文化正以特有的方式浸润着这座仅有22万人口的晋北小城,渗透着人们的生活。“这里的农民,不仅是锄禾日当午,农闲的时候,他们放下锄头,音乐一起,挠起架子就可以扭上一曲。”在陈文秀眼里,普通农民遇上艺术,就不再平凡,每一个农民都是艺术家。

“峨口挠阁是一项历史悠久、有着顽强生命力的民间艺术。在最传统的挠阁中,农民们会把自给自足的辣椒、玉米装点在抬架上,以此来庆祝丰收,并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后来出现了人物形象的塑造,逐渐演化成我们今天所见的样子。”代县当地文化学者、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李培根告诉记者,峨口挠阁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峨口挠阁乐队之唢呐、笙。代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李培根介绍,峨口挠阁经历了原始社会有巢氏至秦代模仿树源生态的孕育期,汉代至南北朝无伴奏表演到器乐和鸣的转型期,隋唐至民国的表演、服饰、伴奏相配套的成熟期,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期的兴衰更迭的曲折发展期,以及实施“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工程后的弘扬、振兴期,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当地出土的南北朝陶俑造型也是峨口挠阁在历史长河中的记录与体现。

粗犷的舞步,质朴的音乐,经过1700多年岁月洗礼的挠阁,更像是穿行在漫长历史长河里的时光剪影。背缚挠阁的壮汉,在山西“八大套”器乐的伴奏下,脚下用力,气沉丹田,以腰为轴,扭动大胯,把握重心,张驰有度地扭动,舞步时而沉稳轻缓,依照踩“葫芦”、对扭、走“8”字、转圈、直行、穿插等步法不时变换队形。

峨口挠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郝来喜为挠阁小演员扮妆。代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郝来喜告诉记者,与太原的徐沟背棍不同,峨口挠阁的铁架为活架,几个连接处均可前后左右任意活动,因而表现更为活泼灵动。挠阁架上的小孩则按下面壮汉给的力度,甩动水袖,或上下,或左右,或轻柔,或奔放,个个顾盼生辉,娉婷婀娜。在女孩们中间,还常常配有一个丑角顽童,他在一个特制的铁架子上,可以不受音乐节拍的限制而自由发挥,接二连三地翻跟头,十分滑稽可爱。

完成一场挠阁表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热闹背后,更多的是每一个参与者的努力与付出。一副铁架至少有十五公斤,一个孩子体重二三十公斤,表演者要在负重三四十公斤的情况下,在人群中巡游两个多小时,并进行多次持续二十余分钟的精彩表演,这对于表演者的腰腿力量有着极高的要求。

“力量是一方面,技巧也非常重要。要腰随鼓扭,跟着节奏用力,才能每一步走得扎扎实实,稳稳当当。”年轻时,郝来喜还挠过双架,“两个孩子在上面又是翻跟头,又是打闹,重量不仅仅是翻倍这么简单。”

固定挠阁的铁架子。代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这些年里,因为挠阁把肩膀磨破,把腰胯扭伤的事都曾发生过,每当这时,郝来喜也曾想过放弃,“不管前一天表演多辛苦,可是每次睡一觉醒来感觉好一些,就感觉自己又能挠起挠阁走上一天,不只是我,每个表演挠阁的人都是这样。过去是爷爷、父亲挠我们,后来是我们这一辈挠自己的孙子和外孙,峨口挠阁就是这样一代代的传承下来的。”

“对孩子来说,登挠阁是他们刚刚开始的人生中最出彩的第一课。”一位小演员的家长告诉记者,从冲锋陷阵的杨家将、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再到饱读诗书的薛宝钗,孩子们可以从自己扮演的人物故事里学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而且要想在“万众瞩目”中登上自己心爱的挠阁,就要学会克服寒冷与恐惧,许多小演员在登阁中锻炼了意志,收获了成长。

从孩童到老者,凭着满腔热爱,挠阁这门艺术千百年来在峨口生生不息。二十一世纪初以来,峨口镇党委、政府逐年增加投入,成立了峨口挠阁保护研究会,会长李敢峰奔走呼告,组织专人为峨口挠阁制定了保护章程,明确了保护措施,发展了从艺队伍,购置了表演装备,重新整理了表演套路,又为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提供了官方的支持与保障,峨口挠阁队伍中,又增添了许多新生力量。

现在,郝来喜43岁的儿子郝永军成了峨口挠阁队伍中的中流砥柱。郝永军从小看着父亲挠阁,自己长大后先是被父亲挠着,后来,他又学着父亲的样子挠起自己的儿子。

“十几年来,都是父亲在我旁边一直陪伴着,挠阁怎么挠,舞步怎样扭,都是父亲一点点教我的。”郝永军告诉记者,有一年正月十五起了大风,挠着的娃娃在空中晃晃悠悠,他脚下的步子也乱了,惊险时刻,是父亲接过了铁架,带领着队伍继续前进的。后来,他和父亲带着队伍,让挠阁扭出代县,走向全国。

2006年5月12日,峨口挠阁在央视《星光大道》节目中与全国亿万电视观众见面。代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2006年,峨口挠阁扭上央视《星光大道》,首次在全国亿万电视观众面前亮相,受到一致好评。2008年5月,峨口挠阁应邀赴青岛胶州参加“首届中国秧歌节”,郝永军向记者讲起当时的趣事,“现场有外国人觉得我们挠着的是假人,后来孩子们下来打招呼时,外国朋友们都惊掉了下巴。” 挠阁队伍精彩的表演震撼了美丽的岛城,峨口挠阁最终摘得最佳表演团队奖。

2013年,郝来喜和他的队伍放下锄头,赶赴京城,在唢呐、锣鼓的伴奏声中,扭上了五彩缤纷的《舞蹈世界》非遗舞蹈展演录制大舞台,获最佳表演团队奖。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池福子激动地说:“峨口挠阁作为传统的东西永远不会失落!”

北京舞蹈学院教师唐怡评价说:“峨口挠阁太震撼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耸立隆重的民间舞蹈,它从音乐、舞蹈、体育、服饰、道具、装备都非常完善!”

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冯双白说:“峨口挠阁是晋北民间舞蹈的奇葩!”著名军旅词作家阎肃极力推崇峨口挠阁,并欣然写下了“峨口挠阁真好!”的题词。

2008年5月,首届中国秧歌节在青岛举办,峨口挠阁在青岛五四广场作精彩表演。代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此外,峨口挠阁更是五台山国际旅游月、雁门关国际边塞文化旅游节、中国长城徒步大会、山西省旅发大会等大型文旅活动的重要表演嘉宾,“峨口挠阁是我们代县人的骄傲。”郝来喜说道。

从乡野到舞台,在郝来喜的记忆中,现在的挠阁相比较于以前的技术也在不断的进行改良。

“过去挠阁时还要挠一个八字板凳,这个板凳的作用是下面挠阁的人累的时候用来坐着休息的,因为那会挠阁的架子不能拆开,现在经过改良后,当休息时,小孩可以从挠阁架子上下来,这样挠阁的人就会相对轻松些。”

眼下,郝来喜正谋划着联络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利用3D打印技术来更新挠阁设备,“现在用的铁架既重又不好维护,听说换成碳纤维轻便又结实。”即便如此,他依旧不曾丢弃有六十多年历史的铁架,“哪怕有了新技术,但还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在我心里最可靠。我们要守住传统,要发扬光大。”郝来喜说道。

然而近些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峨口挠阁只能在代县当地小规模地举办。郝来喜说,一架挠阁,至少得有两个“后勤”,每次表演都是拖家带口,浩浩荡荡,“队伍人数太多其实是挠阁走出去的一大局限,如果去外地表演,可以提前联系当地的孩子,提前做好示范,做好保障工作,或许就能让更多人感受这一古老的艺术了。”

外国友人争相与挠阁小演员合影留念。代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除此之外,最让郝来喜困扰的问题,在于挠阁的参与者大多是一些年长的老演员们,年轻一代很少主动参与这个活动,究其原因是因为体力不支,“好多年轻人因为缺乏锻炼,现在肩膀上已经没有多大的力气,但只要有人愿意学,我们就愿意倾囊相授。”在峨口挠阁人看来,让这门艺术继续传承下去,是他们最重要的使命。

2021年春节,郝来喜的儿子郝永军和孙子郝锦程提出直播表演挠阁的想法,郝来喜欣然接受。“我觉得挺好的,既不会让人们遗忘,也起到了过年闹‘红火’的娱乐作用,欢欢喜喜非遗过大年。”

不少远在他乡的代县人在直播中,再一次找回了童年的记忆,“但愿下次回家,还能看到挠阁演出,不要让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失传。”让文化传承,是每一个代县人最朴素的心愿。

代县文旅局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副局长籍亮生告诉记者,近些年,像挠阁这样的文艺表演类非遗常常陷入窘境,仅仅在民俗节庆做活动,有社会效益,却少有经济效益,这类非遗是当地文化部门未来工作的重点。

籍亮生表示,未来,可以考虑让他们从事专门演艺活动,给予他们经济支持,将峨口挠阁这样的代县传统文艺演出融入全域旅游之中,让这些来自民间的古老艺术,在这座古老的城市中继续生生不息,发扬光大。

(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记者孙瑞生 彭可儿)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