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祖先遗产 活化历史文化

展望到2050年,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传承弘扬体系全面建成,山西黄河流域非遗成为黄河文化有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传承弘扬工作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根据《规划》,山西将建设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传承弘扬廊道,到2025年,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传承弘扬廊道非遗展示示范点达到5个,到2035年达到20个。

传承祖先遗产 活化历史文化

来源: 山西新闻网
2022-01-27 09:2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黄河,既是一条源远流长、波澜壮阔的自然河,也是一条孕育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母亲河。千百年来,沿河流域诞生了包容开放的黄河文化。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正是黄河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黄河中游的山西,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省份,是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承载区。

日前,《山西省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成为国内首个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传承弘扬的专项规划。《规划》明确了未来一段时期内,山西黄河流域非遗保护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1月24日,山西晚报记者采访相关专家,就此《规划》进行了解读。

机遇与挑战

2021年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我省要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要加强非遗保护,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

山西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是黄河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加强山西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传承弘扬,是体现文化自信,展现山西黄河文化独特魅力,传承优秀华夏文明的需要;是做优做强文旅融合,全方位、高标准、多层次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需要;是宣传山西,让世界认识山西,让山西黄河文化享誉世界,文化强省富民的需要。

但是,我省的非遗资源与周边省份存在同质性,识别度不明显,非遗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的问题仍然存在,非遗赖以生存的社会、自然环境正在发生改变,我省黄河流域非遗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在此背景下,山西省出台该《规划》,对于黄河流域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研究专家、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卫才华表示。

分布和品类

山西黄河流域非遗资源分布广泛、品类多样,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以历史起源早、传承链条完整著称,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因循山西黄河流域非遗资源的地域分布,《规划》范围分为主体区和辐射区,其中主体区包括太原市、朔州市、忻州市、吕梁市、晋中市、临汾市、长治市、运城市和晋城市,辐射区包括大同市和阳泉市。

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展望至2050年。

《规划》品类丰富多样,人文传说、民间故事、手工技艺等均涵盖其中。

表里山河、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资源,造就了山西中华人文始祖、根祖文化,炎帝传说、尧的传说、舜的传说、大槐树祭祖习俗等是其杰出代表。

因地缘与少数民族交往密切,在融合的过程中,产生了民族交融文化,留下许多宝贵的非遗,如石窟造像技艺、窑洞营造技艺、杨家将传说等。

汇通天下的晋商文化光耀后世。晋商、万里茶路与黄河船筏、渡口、码头、栈道这些河运文化符号是分不开的。晋商不仅留下了气势恢宏的古城、古镇、大院等有形文化遗产,更留下了日升昌票号、乔致庸等民间故事、形意拳镖武局文化、三雕技艺等大量的非遗。

山西是黄河流域农耕文化重要发源地,农耕是当地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手工业则围绕着农耕而共生。传说、信俗、剪纸、雕刻、绣活、琉璃、酿造、中药、民歌、锣鼓、戏曲、秧歌、社火等非遗,皆因农耕与手工形成和发展,延续至今。

明确发展目标

按照《规划》,到2025年,山西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传承弘扬体系初步建立。黄河流域非遗资源得到较完整发掘整理、归档和系统合理化保存。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记录工作积极开展,代表性项目得到有效保护。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稳步推进,一批黄河流域非遗重点工程、重要项目逐步推进,一批有影响力的黄河流域非遗品牌初步形成,山西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传承弘扬工作走在黄河流域各省(区)的前列。

到2035年,具有山西特色的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传承弘扬体系更加成熟、完善,代表性项目得到全面有效保护,传承活力明显增强,文化生态保护进入良性循环,山西黄河流域非遗品牌享誉中外,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传承弘扬工作持续走在全国前列,山西黄河流域非遗成为中国非遗保护传承弘扬典范。

展望到2050年,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传承弘扬体系全面建成,山西黄河流域非遗成为黄河文化有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传承弘扬工作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明晰重点任务

摸清非遗家底是我国非遗保护的基础。根据《规划》,山西将加强黄河流域非遗系统性保护。

针对这一工作任务,《规划》给出了具体实施办法:开展山西黄河流域非遗调查工作,摸清楚资源名称、类别,重点调查当前的存续状况;编制出台《山西省曲艺传承发展计划》,组织开展全省范围的曲艺类项目调研。到2025年,具有影响的非遗曲艺演出示范点达到20个,到2035年,非遗曲艺演出示范点达到50个;打造传统技艺品牌,打造珐华器、推光漆、澄泥砚、晋作家具、晋酒、晋醋、晋药等一批“晋”字牌品牌;开展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到2025年,打造具有示范性的乡村文化记忆工程示范点10个。到2035年,打造具有示范性的乡村文化记忆工程示范点30个。

保护之后是弘扬。根据《规划》,我省将提升黄河流域非遗传承弘扬水平:建立黄河流域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估和动态管理机制;加强非遗传承体验设施建设,到2025年,打造10个以上综合展示场所和20个以上专项展示场所;到2035年,打造30个以上综合展示场所和50个以上专项展示场所;加强黄河流域非遗集聚示范区建设,注重非遗的保护传承利用一体化,通过非遗类IP、文化创意符号等,对非遗集聚区的文化形态和空间环境进行改造,将文化创意、现代设计、文化科技等新生力量作用于非遗资源,促进非遗的活化利用。到2025年,建设非遗集聚示范区8个;到2035年,建设非遗集聚示范区20个。

根据《规划》,山西将建设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传承弘扬廊道,到2025年,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传承弘扬廊道非遗展示示范点达到5个,到2035年达到20个。加强黄河流域非遗传播推广,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传统节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黄河流域非遗展示、论坛、讲座等各类传播活动;继续开展每两年一届的山西非遗博览会,到2035年,打造成具有影响力的非遗博览会。

规划将带来深远影响

“一部《规划》的出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也必将带来深远影响。”卫才华表示,现在,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了文化自信的新时期,作为传统文化代表的“非遗”,实际上就是民族的DNA,是经过岁月洗礼,沉淀下来的宝贵遗产。刻在国人基因里的DNA代代相传,文化自觉逐渐走向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也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得以提升。

出台这部《规划》,势必会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各级政府部门正在将文化工作列入当地重点工作内容,更将推动山西非遗工作的持续发力。“事实上,近几年来大众对于非遗的认知、态度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卫才华根据自己多年来在非遗领域的研究发现,以前很多人觉得非遗的东西有点土、不洋气、上不了台面,但是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非遗,感受到了非遗的魅力,“这一转变是国人对自己民族文化认可、重拾民族自信的具体体现。物质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人民开始注重精神追求,开始思索自己从哪里来,了解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热爱自己民族的文化,主动接过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力棒。”

有了这部《规划》,还将对相关的学科、学校产生影响。按照《规划》指引,未来保护传承弘扬山西黄河流域非遗也会更加全面、更加理性、更具系统性,“学科领域对于文化价值的判断、认识将会有更高程度的理解。人人都是传统文化遗产的主人,文化和人的生活将越来越贴近、紧密,古老的非遗将被打造成我们生活中的活态文化。”卫才华表示,虽然有关部门已经做了许多工作,但仍然有许多散落于山西各地濒临消失的非遗项目,“按照《规划》实施步骤,未来十几年、几十年,山西将在黄河非遗领域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长城式的工作,而此项工作的意义足以入史。”

(赵丽娜)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