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疆 点滴故事彰显援非变迁

吕景山、孙翠萍、田源作为我省援非医疗事业老、中、青三代人的代表,见证了山西援非医疗46年来的变迁和发展,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视角,一起感受山西援非医疗队那些不为人知的点滴。

大爱无疆 点滴故事彰显援非变迁

来源: 山西新闻网
2021-12-27 09:1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从1975年国医大师吕景山一根小小银针震动整个喀麦隆,到张默江等在受援国被热捧,掀起一股股中医针灸旋风;从克服重重困难,为无数患者解除病痛,到成功救治一例例疑难危重病人,逐步树立起“中国医生”的响亮品牌;从初来乍到时的艰辛、陌生,到后来的扎根、熟悉,一批又一批山西援外医疗队员薪火相传,接力奉献,与非洲大地结下了不解之缘……46年来,我省援外医疗队员,牢记祖国和人民重托,远离亲人,顶酷热、战疟疾,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赢得了受援国人民的尊敬与赞誉,用实际行动践行和弘扬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为祖国外交医疗事业作出了贡献。

吕景山、孙翠萍、田源作为我省援非医疗事业老、中、青三代人的代表,见证了山西援非医疗46年来的变迁和发展,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视角,一起感受山西援非医疗队那些不为人知的点滴。

A援非伊始中医“圈粉”

1975年6月,经过8个月的集中培训,时年46岁的针灸医生吕景山,和来自我省多家医院的十多名医生一起,奔赴万里之外的喀麦隆,正式开启了我省医疗系统的援非征程。

“那时候,根本没有考虑太多,就觉得只要是祖国需要,我们排除万难也必须得去。”12月17日,坐在家中回忆起当年那段特殊的经历,已经86岁高龄的吕景山依旧记忆犹新,“我们先在北京集中,然后坐飞机到巴黎,从巴黎转机到喀麦隆首都,再坐汽车才到了目的地姆巴尔马尤。当时,航班频次比较少,我们在巴黎住了一天一夜才有了飞机,前后折腾了有三四天,现在交通相对发达一些,估计就不需要走这么长时间了。”

到达援助医院后,当地人对中医的痴迷、认可完全出乎吕景山的意料,“周一到周五每天上午、下午都要出门诊,每天的病人都在150人以上,最多的时候能达到200多人。”在吕景山看来,这完全得益于我国此前就已经在部分非洲国家开展的医疗援助。“相比其他省份,我省援非工作开展得相对要晚一些,第一站就是喀麦隆,去之前还有些担心,害怕当地人不接受中医的理念,自己没有了用武之地,去了之后才发现,当地一些官员此前就已经通过周边一些受助国家了解到了中医的魅力和疗效,所以,我的工作很快就得到了当地人的认可。”吕景山回忆,开始时,他的患者中当地官员及他们的亲戚朋友居多,慢慢地,一传十、十传百,人群覆盖面就越来越广,从症状来看,腰腿疼痛、失眠、胃肠不适的患者要多一些。当时的喀麦隆总理保罗·比亚操劳过度,患上失眠和神经衰弱,西医疗效甚微,吕景山针灸治疗3次,便恢复正常。还有一名年轻的工人遭老板批评后,一时说不出话来,吕景山扎了一针便好了。

“那时候,通讯不发达,信息也比较闭塞,和家人联系全靠写信,而且每个月只有一次机会,因为所有信件必须经过大使馆统一收集,然后统一发回国内,家里的来信也是这样,如果错过时间,就必须等到下个月。”在吕景山看来,也正因如此,“大家想法都比较简单,就是一门心思给前来就诊的患者看好病。”采访中,山西晚报记者了解到,后被授予“国医大师”称号的吕景山曾先后两次援非,在喀麦隆,他救治的患者达4万余人次。

当时,和吕景山同行的还有我省骨科奠基人马景昆、普外科奠基人侯一丁等业界顶尖人才。他们在万里之外,在极其简陋的医疗条件下,动手制作常用的手术器械,积极开展人道主义救治。医疗队员马景昆和刘蔚民先后在喀麦隆进行了许多高难度手术,如断指再植术、开放性骨折感染气性坏蛆危重病例抢救等;吉德点冯守山大夫,在医院条件十分简陋的情况下,自己动手,创造条件,制作器材,为一名患巨大食道癌的患者施行了开胸手术。这样的手术在喀麦隆是首例,术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在一次抢救严重失血性休克的病人时,因为无法在第一时间找到血源,吉德点的王大骏、张秉义、雷淑颖等3名医疗队员,主动献血700毫升,受到当地人民的高度赞扬。

B援助“内涵”不断深入

孙翠萍是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理疗科的一名医生,从2005年开始,先后6次加入援非医疗队,也走遍了我省援助的喀麦隆、多哥、吉布提3个国家。今年4月,她跟随中国(山西)第20批援喀麦隆医疗队一起回国,为自己累计11年的援非经历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第一次援非,去的是多哥首都洛美,那时候,我们援助的医院就位于当地一个有名的闹市中,设施设备都非常破烂,周边环境也非常嘈杂,经常坐在诊室里,还能听到外面的吆喝声、叫卖声,而且治安也不太好。”孙翠萍回忆说,2009年,在我们国家的帮助下,这所医院重新选址,建成了现在的首都洛美地区中心医院,里面配置的医疗及辅助设备全部由中国政府提供。2011年,孙翠萍再次来到多哥,在卡拉执行援助任务,由于工作原因,曾多次去洛美开会、学习,每一次都住在医疗队的驻地里,“明显感觉到,医院的治安环境大大改善,我们医疗队的驻地面积、环境也有了明显提高。”

这次援非,孙翠萍在卡拉东岱中心医院一待就是6年。这6年里,她深切感受到了当地民众对中国医疗队的信任,特别是在中医方面,由于当地气候炎热,颈肩腰腿疼痛的患者特别多,而针灸、拔罐等中医治疗方式对这些患者特别有疗效,所以,孙翠萍的诊室里经常挤满了病人。一次,她无意中用针灸给一个小朋友解决了夜间遗尿的问题,“后来就发现,这样的病人越来越多,一年暑假,受援医院一个领导还专门把他家亲戚、朋友的孩子接过来让我治疗。”孙翠萍说。

2017年,孙翠萍转战到了吉布提。“之前可能相对比较单纯,就想着给患者看好病就可以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在思考自己援非的意义,随着年龄的增长,总有一天我是要离开这里的,离开之后,我还能给当地老百姓留下些什么。”于是,她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徒弟,还经常打印一些相关资料给随她出诊的护士、医生,遇到勤奋好学的更是不遗余力地倾囊相授,给他们详细讲解每个穴位的位置、针法及疗效,还引导他们观看国内组织的一些中医培训课程。

2020年,孙翠萍又到了喀麦隆。此时,山西援非医疗队告别了过去从各个医院零星选派的模式,而是实行整建制承派制,每个医疗点的队员基本上都来自一所医院,筛选条件也比过去更严格。“明显感觉到这批队员的精神面貌和过去不同。”孙翠萍说,在非洲生活多年,她深切感受到语言沟通如果不好,会直接影响医疗技术在当地的发挥。而她在这些新队员们身上,看到了很多闪光点:“语言基础特别好,技术水平又都比较高,而且都来自一个医院,相互间的配合、支持也更默契、融洽,很多第一次援非的年轻队员,就琢磨着怎么才能在授人以鱼的同时还能授人以渔。”在大家的带动下,孙翠萍也更加清楚地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回国前,一定要在当地组织一次“小儿推拿”的培训推广活动。于是,她开始利用休息时间做课件,图文并茂、由浅入深,一做就是200多页,还是法语版。

2020年10月中旬,经过前期充分的准备,由孙翠萍主导的“小儿推拿”义诊活动一经推出,就在当地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当地酋长的要求下,这次活动和参与人员全被载入了当地地方志。“我们是白衣天使,更是援非的白衣民间外交官,我们一个人的努力可能微不足道,但是有我们一代一代援非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条条小溪终究可以汇成汪洋大海。”孙翠萍说。

C创新改革频出新招

田源是目前正在非洲执行援助任务的山西医疗队总队长,虽是“新兵”,但他对援非医疗队的工作并不陌生。2014年开始,他就在山西省卫健委国际交流合作处从事外事工作,也见证了近年来山西援非医疗的变迁、发展和变化。

“我这个总队长就是我们今年援非工作的一个重大变革,也是省卫健委在管理层面的一个创新和试探。”说起变化,田源介绍,过去,三个国家各有一个队长,各个医疗点上又设有分队长,今年之所以设立专职总队长统管三个国家,也是鉴于今年的特殊形势和要求,从长远来看,最终要实现山西援外医疗管理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源头管控、靠前指挥,最终达到科学优化管理目标,为我省打造一支管理规范、专业化、职业化的援外医疗队伍开创新的局面。

“就目前运行的情况来看,这种模式还是值得肯定的,我们实现了一盘棋管理的目标,构建了一体化工作模式,优化了山西援非医疗队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管理流程,抓实了山西援非医疗队管理闭环关键环节,实现了省卫健委与总队与分队管理层面的深度融合,打造了全国援非医疗队具有山西特色的‘一盘棋’管理新格局。”田源说。

采访中,山西晚报记者了解到,其实,近年来,我省援外医疗工作在管理机制上做了很多尝试。2016年,我省率先启动援外医疗项目财务管理平台上线运行。2018年,我省创新援外医疗队派出模式,按照“以三级综合医院为主,三级专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为辅整建制选派”的原则,将全省各市卫健委、医学高等院校和委直所属24所三级综合医院确定为实行整建制组队的责任单位,将10所三级专科医院、10所三级中医医院和7所三级妇幼保健院作为协助单位配合完成。同时援外医疗任务期限由原“2年期”改为“1年期”。每批医疗队的组成将按照《两国议定书》确定的科别及人数选定,并根据受援国政府要求和国家安排适时进行调整。

“在提高援外队员经济生活待遇、援外期间职称晋升等方面,我们也有一些倾斜政策。”田源介绍,按照要求,派员单位在落实国家及省相关政策中要保障队员在国内培训和国外工作期间保留原有薪酬福利等待遇。同时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及医疗队国外工作的艰苦环境和特殊条件,制定援外医疗队员国外生活补助、家属节日慰问、人身意外伤害和疾病保险等人文关怀措施,确保援外医疗队员安心工作。

另外,建议参照外交人员标准加强援外医疗队驻地建设,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待遇。目前,援外医疗工作还纳入各市卫健委和所属三级综合医院的年度考核内容,考核结果可作为参与各类评选表彰活动及医院管理考核及评审评价的重要依据。队员在援外期间的表现通过《援外医疗队员任期考核表》来体现,在结束任务期后由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签注意见并归入个人档案,作为其晋升、提拔的重要参考。

“我们也在积极探索长期和短期派出相结合、高端技术和常规技术相结合、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援外医疗新格局。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方式赴受援国开展‘高精尖、短平快’的高端服务,以求逐步压缩常规医疗队派遣的规模,减少长期派遣的人员,缓解目前援外医疗队派遣难的问题。”田源说。

(薛琳)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