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熔炉”锻造“大工匠”

一直以来,蒲县坚持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劳动者就业率、取证率、增收率为目标,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并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劳动者就业。近年来,该县公共实训基地先后与蒲县巧巧工艺品发展有限公司、山西恒瑞鑫劳务派遣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输出人才千余人次。

“大熔炉”锻造“大工匠”

来源:山西新闻网 2021-11-15 09: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群,一个技工品牌传承一方文化。近年来,蒲县通过推进“人人持证 技能社会”,锻造特色劳务品牌、扩大就业规模质量。3年间,累计开展企业职工、职业技能、创业培训19278人,转移贫困劳动力就业8469人,培训后实现就业8011人。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借助培训“大熔炉”,掌握了技术,增加了收入,成就了梦想。

深挖老工艺

创新树品牌

一根柳条,一双巧手,灵巧飞动,上下穿行,大型黄河风情主题柳编艺术品在焦荣丽和同事的手中逐渐展现出它的精美。

柳编工艺是蒲县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传统老工艺,深受市场欢迎。为使这个非遗老技艺不断代,传承有新人,该县把蒲县柳编作为劳务品牌重点培育,按照立足本地发展实际、锻造特色劳务品牌、扩大就业规模质量、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思路,扬长避短,创建品牌,挖掘地方老工艺,接轨需求大市场,把柳编产业作为培育的新型产业全力推进。

“我们的柳编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传承这门技艺的同时,追求创新也很重要。几年来,我到上海、广州考察,请设计师支招,在传统技艺和现代艺术结合的基础上融入蒲县本地特色文化,产品越来越有灵性,越来越有市场。我们蒲县柳编的品牌也越来越有吸引力。”蒲县柳编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丽萍说。

蒲县将山西地域民艺创新结合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项目制教学,建立了“柳编创意创作工作室”,把柳编工艺作为教研内容,以创新民间艺术设计作品的形式面向高校、面向社会进行展示,使柳编从“遗产”变“资源”。蒲县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主任郭晓强介绍:“我们县将柳编与创意产业深度融合,借助地方文旅事业发展契机,带动落后村镇经济发展,进一步强化了品牌促进技能培养、促进就业增收的效应。”

从建设柳条生产基地、培训柳编专业人才,到创新改进传统工艺,再到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务品牌蒲县巧巧柳编,如今的蒲县在整合培训资源、落实补贴政策、强化资金监管等一系列措施的推动下,已经拥有柳编生产基地3个,加工龙头企业1个,培训能独立工作的技工300余人,年产值400余万元,有效解决了近千名农村劳动力就业。

建好技培链

孵化“金凤凰”

“上帮时选条非常关键,要以所编产品的用途来定。”培训课上,学员们神情专注,一言不发,只有在指间翻飞的柳条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大家的动作稍有不合适,老师就及时出现,手把手辅导。

“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太高的学历也没啥特别的技能,加上要照顾两个孩子,出门工作成了难事。全家的生活只能靠丈夫的收入。得知镇上免费培训柳编技术,学成了还可以在家工作后,我立马报了名。”蒲县黑龙关镇的姚文丽边编织边说。从最初对老师一会儿工夫就能把柳条“变”成各种各样产品心生羡慕,到成为柳编师傅,再到成为县柳编事业发展带头人,技能培训让姚文丽成了技能高超的“金凤凰”,她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职业技能培训、职业素养提升是培育本土人才、锻造高端工匠的“大熔炉”。一直以来,蒲县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重点,建立以公共实训基地为中心、八个乡镇劳务所为依托的“1+ 8”培训服务体系,针对不同工种、不同人群因地制宜开展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等专题培训。

公共实训基地承担着县里技能培训的主要工作。柳编制品的种类繁多,有席、筐、篓、簸箕、鸟巢等多种,要求工艺很高,为了做好技术培训,基地和厂家联手进行了专门的培训,聘请县内外专业技术人员,分阶段培训穿编、定编、平编、拧编、精编、木编等6类编织技术,产品涉及篮、筐、盘、篓等家用品,以及花瓶、屏风、画框、书箱、摇篮等装饰品。通过技术培训,使柳编工艺得到传承和创新,形成了蒲县柳编独有的风格。

有针对性的培训,使职业培训走进百姓家。该县还积极创新培训方式,针对离县城较远的乡镇村委,开启上门培训绿色服务通道,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学到真正的本领,做到培训农活两不误,农家炕头学技术。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实现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成才。

服务“一条龙”

鼓起钱袋子

“以前除了种地也没有其他收入,现在没事就编筐子、编摆件,一年也能多收入2万余元。”山中乡军地村樊保玉说。

“我培训结束就和蒲县巧巧工艺品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就业合同。公司是计件酬劳,这份工作让我既兼顾了家庭,又增加了收入。”姚文丽对培训就业赞不绝口。

从集约化生产,到和庭院经济相结合,蒲县柳编创出了自己的品牌之路。不仅和北京等地的多家超市、景区签订销售合同,也远销东南亚等地。不断有劳动者通过技能培训加入到柳编行列。

一直以来,蒲县坚持以就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劳动者就业率、取证率、增收率为目标,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并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劳动者就业。目前,该县公共实训基地已有电气自动化、计算机应用与维修、焊接加工、建筑施工、商务礼仪、汽车维修、土石方操作等14个培训工种,可同时容纳1000余人开展规模性培训,成为集理论教学、实习训练、就业安置等“一条龙”服务场所。

技能培训改变人生,一技在手成就梦想。通过“培训+鉴定+取证+就业”模式,参训学员结业后,该县以劳务输送外出就业、县域企业吸纳就业、政策鼓励自主创业等多种形式,帮助他们实现稳定就业。

近年来,该县公共实训基地先后与蒲县巧巧工艺品发展有限公司、山西恒瑞鑫劳务派遣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输出人才千余人次。“接下来,我们将根据县域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配置,突出培训机构的特色,打造自己的特色劳务品牌,培养更加优秀的职业技能人才。”蒲县人社局党组成员培训就业负责人张国伟表示。

增加服务质量,鼓起劳动者的“钱袋子”。该县还开展了12个重点村帮扶工作,根据前期调查摸底的情况,通过进村入户“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的方式对重点村劳动者开展帮扶。截至目前,12个重点村8128名劳动力,已就业7955人。

(张丽媛 李天明)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