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进行时】“太行论剑”:问道山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下)

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文旅业供给侧改革的发力点,林峰表示,发力的关键点是体制改革、机制改革。林峰认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内循环是主导,从旅游角度讲,包括了本地游、本省游、全国游。

【转型进行时】“太行论剑”:问道山西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下)

来源:山西新闻网 2021-10-09 09: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9月27日举行的山西文旅创新才智峰会上,文旅行业知名专家、学者纷纷为山西文旅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全方位、多角度探索山西文旅发展新机制、新路径,为山西乃至全国的文旅业发展把脉问诊、献计献策。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文旅业有哪些新趋势?“十四五”期间,文旅融合将会有哪些新内涵?专家来支招,专业独特的视角下,既有宏观趋势的把握,又有微观的实操指引。

找准发力点推进供给侧改革

山西文旅创新才智峰会上,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开发运营委员会主任委员林峰围绕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文旅消费趋势与深化供给侧改革、疫情反复应对策略等内容给出了专业性的见解。

针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文旅业供给侧改革的发力点,林峰表示,发力的关键点是体制改革、机制改革。特别是山西大量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这些大多数都是国有资源,那么,这些国有资源如何适应市场的变化,转化成具有吸引力的、符合现代人休闲度假娱乐需求的产品?实际上,首先要把资源交给市场运营、投资等机构;另一方面,放活运营,经营权要交给企业。“什么样的企业?第一类是重点国企,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把经营权交给国有主导、国有控股的企业,或者国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第二类是民企,它的优势是市场化程度非常高。大型的景区和旅游开发,由民营的、国有控股或国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去推动,而一些市场化的项目由民营企业来全面参与,通过这样一种机制改革,实现不同所有制结构下、不同结构下的权益划分,是供给侧改革到现在为止最重要的部分。”林峰说。

林峰表示,目前文旅消费出现了一种新趋势,包括回到自然趋势、康养趋势、研学趋势,网红效应实际上引导了现在旅游发展的方向。打卡旅行成为重要的方式和模式,最终形成线上线下一体化联动,这实际上是在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高度发展以及智慧旅游体系丰富发展的“自主流时代”下形成的产物。

作为国内首批文旅创新的实践者、文化旅游产业基金的发起人之一,林峰在2017年首次提出“自主旅游”的概念,为旅游创新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参考。同年他还参与了山西省旅游项目库建设及旅游投融资大会技术服务项目,编制完成了《山西省旅游投融资白皮书2017》《山西省重点旅游投资项目招商册》,为山西全域旅游发展献计出力。

促消费带动旅游提质增效

在双循环和内循环的背景下,如何把促消费变成带动旅游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

林峰认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内循环是主导,从旅游角度讲,包括了本地游、本省游、全国游。本地的促销政策和模式还需要深化,省内游是省内市场之间的互动,需要从全省的角度协调,形成更有效的互动链接。“全国游包括两个重点方面,第一个叫替代游,现在出不了境,需要‘替代出境’,这就需要高质量、高品位、有特色的产品;第二个叫2.5天的微度假旅游,实际上山西对于整个华北平原都是具有吸引力的,这种旅游基本上可以在一个大周末结构里有效实现。”林峰分析,这其中高铁发挥了巨大作用,做促销也要以高铁旅游为主线,以自驾旅游作为配合,这两条线应该是发展的重点。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之下,“自主旅游”会有哪些新的形式,还会有哪些新的变化?“一句话,‘我的旅游我做主’,比如,游客到故宫,希望找一个了解故宫的专家给讲解,游客到了革命根据地,就希望去拜访老红军,这些行为越来越个性化。”林峰说,数字基建大幅度提升了智能化,给人们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使“自主旅游”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更加凸显了对未来趋势的引导。

厉新建,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我们以往关注的是游客进入山西之后的消费,产生对山西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如果要让文旅产业成为山西的支柱产业,我们还需要关注游客回去之后还能不能持续消费我们山西的产品。”厉新建说,其实山西有很多特色农副产品,恰恰是因为游客到山西旅游之后,认识了这些东西,然后才会有持续购买的可能性。低频消费如何转换成高频消费,让山西能够从游客身上获取到更多的经济贡献,这是打造“支柱产业”的时候需要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的问题。

文旅融合助推高质量发展

在这次峰会上,厉新建从专业的角度解读了“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结合山西文旅发展路径、阶段、需求等具体情况,为新时期山西文旅发展做出方向性指引。

站在“十四五”新高度和新起点上,山西文旅业应该如何谋篇布局?厉新建表示,首先要思考如何去开发新的业态、新的项目,再去适应新的需求。其次,作为旅游目的地,需要大项目带动大需求。第三,需要有一些精细化的产品来满足个性化特色化的需求。

厉新建表示,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当中,特别提到了大众旅游和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要旅游为民、旅游乐民,还要旅游富民,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大众旅游跟高质量发展之间如何更好地衔接?厉新建认为,涉及到三个层面的问题,首先,游客是不是“高质量”的,怎样引导其走向高质量。第二,旅游业发展过程中,一定会涉及到需求和供给的问题,供给的产品的企业本身需要是高质量的。第三,当服务于更多的投资者、吸引更多游客的时候,营商环境、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应当是高质量的。

今年6月份,厉新建以“全域旅游与芮城旅游发展”为题,在山西芮城县全域旅游创新发展论坛上演讲,在他看来,抓统筹、抓方向、创建体制机制是目前全域旅游还需要提升的地方。旅游要关注高科技、融合化、跨界化的发展,微旅游、慢休闲、深度假有望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重要产品。

厉新建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那就是“全域旅游就是要撒上草籽再浇些水”。那么,这里的草籽和水分别指代了全域旅游当中的哪些元素?这个理论对山西的文旅发展有怎样的借鉴意义?

“草籽和水,是指在旅游发展的过程当中,除了旅游景观之外的其他会影响到旅游体验的要素,包括环境型要素、市场秩序的要素等,这些都是需要去解决的。”厉新建举例,拿环境要素来说,整个社会治理、社会治安、每一个当地居民的好客程度,都是环境型要素。从市场秩序上来说,包括投诉机制的完善、交通便利程度等。

如果让旅游更有意义,就要注重文化的力量。“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当中也提到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那么,怎样才能让文化+旅游起到1+1>2的效果?厉新建认为,这一点,正是要推动文旅融合的重要原因。文化+旅游实际上在发展过程当中,是相互赋能的,通过旅游让人们能感受到人文之美,文化给旅游注入了灵魂。同时,文化和旅游加在一起,相当于给文化找到了一个巨大的传播渠道和载体。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发现能够催生出很多新的业态,人们以往是进剧院去看戏,如今,人们可以走出剧院,走到实景空间当中去,所以,文旅融合让人们可以有更丰富的产品选择,也是文旅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山西是公认的旅游资源大省,如果要成为旅游经济强省,山西还需要补齐短板,从而让文旅业成为山西的支柱产业。厉新建表示,“支柱产业”,不是简单地从经济意义上去衡量,在培育支柱产业的过程当中,首先需要用好山西的优势。比如文化文物方面,以往关注较多的是保护的问题,事实上,既要保护好,又要传承好,还要利用好,就要把资源更好地开发利用起来。其次,需要让文化文物更加可亲近,不要高高在上,拉远跟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此外,作为文化文物来说,要让人们觉得它是有意义的,就一定是可以去消费、去体验的,让人们觉得拉近与文化之间的距离,这样文化文物的价值才能进一步释放出来。

山西把文旅融合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大力构筑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全面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文旅融合发展步伐明显加快。连续举办7次的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已经成为山西展示形象、招商引智、品牌推广、项目对接的重要平台,成为山西实现转型发展战略目标、推动文化旅游业迈上新台阶的重要载体。山西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按下了“快进键”,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张婷)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