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临汾:递出绿色发展新名片

临汾市运用新技术推动能源革命,推广无煤柱开采、矸石返井和充填开采等不同绿色开采技术。建成山西古县金谷煤业矸石返井、充填开采试点,并开始联合试运转……  2020年出台的《临汾市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方案》,让绿色成为煤矿新底色。

【聚焦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临汾:递出绿色发展新名片

来源:人民网 2021-08-29 10:1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6台巨大的铁水过跨车顺次开动,从高炉接满了一千多摄氏度高温的铁水,罐盖自动盖上保持铁水温度,随后稳稳地将铁水罐运送到炼钢区进行下一步冶炼,全程无人操作,用时7分钟。曲沃县晋南钢铁集团通过5G+工业互联网,实现铁水罐远程操控和协同调度,降本增效步伐加快。

  在临汾,“高能耗行业绿色转型,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正成为一张新“名片”。晋南钢铁集团提前为碳达峰碳中和布局,率先在全省民营企业开启“绿色低碳·环保创A”行动,打造全国工业企业环境治理新标杆。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临汾市在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紧紧抓住国家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重大政策机遇,强力实施煤炭、焦化、钢铁等行业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向纵深发展,向绿色、低碳、多元、高效、智能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不做煤老大,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站在新时代坐标上,临汾驶出能源革命“加速度”。该市煤炭产业以“减”“优”“绿”为突破口,采取实施绿色开采、淘汰落后过剩产能、消费总量控制等方式,率先启动减压工作,2019、2020两年压减焦化产能1090万吨,占全省的27%。

  临汾市运用新技术推动能源革命,推广无煤柱开采、矸石返井和充填开采等不同绿色开采技术。截至2020年底,建成阳泉煤业集团安泽登茂通煤业、山西古县老母坡煤业等6个煤矿无煤柱绿色开采技术试点;建成山西古县金谷煤业矸石返井、充填开采试点,并开始联合试运转……

  2020年出台的《临汾市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方案》,让绿色成为煤矿新底色。如今,智能化矿山建设试点中煤华晋王家岭煤业完成了智能化综放工作面系统、横轴式智能掘进系统、无轨胶轮车智能管理系统等25个子系统的建设;山西煤炭运销集团蒲县昊兴塬煤业、山西蒲县宏源集团富家凹煤业、山西华宁焦煤和山西古县老母坡煤业4座煤矿智能化采煤工作面试点已全部建成。

  “十四五”开局之年,临汾正按下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快进键”,将煤炭智能绿色开发利用建设纳入发展规划。确定到2025年,全市矿井数量控制在100座,煤炭产能控制在每年1.2亿吨左右,产量控制在1亿吨。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新建矿井全部建成井下矸石智能分选系统,着力提升煤炭供给质量。

  3月17日开工的国新正泰氢能源项目,总投资1亿元,制氢规模年产1000万立方米。该项目位于临汾市东部山区的古县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已发展8家相关企业,包括山西泰达新能源和山东盛隆化工合作的192万吨焦化项目、金谷煤业增采11号煤层建设项目等,标志着东山煤化工氢能发展基地将逐步形成“煤—焦—气—化—氢能源”为一体的产业链和循环经济模式。

  临汾正经历着从挖煤到“挖气”的能源转型,在西部山区打造新型综合能源基地。永和县凭借储量优势,锚定天然气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气化永和”建设。该县引进的山西丰百能源LNG液化调峰站项目,总投资6亿元,应急状态下可保障临汾市7-11天的用气量,每年创造产值8.4亿元。中石化临汾煤层气分公司的钻井最深钻到地下1600米,井口总数达到1000口,日产量达到100万立方米,年可节约标煤50万吨,减少碳排放124万吨。

  能源革命直接推动改善环境质量。临汾市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在中部平川地区打造清洁低碳用能示范基地,狠抓煤改气、煤改电,狠抓工业企业治理,加快“退城入园”“退川入谷”。全市近年来共完成清洁取暖改造7113万平方米、56.47万户;临汾公交率先在全省实现了三个100%:公交车100%为纯电动车、100%可回场停放、100%回场后能充电;洪洞国耀兆林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于2020年底并网发电,可提供约100万平方米的清洁热源、2.1亿千瓦时清洁电量……能源革命已融入临汾人的生活中。

  临汾市发改委党组书记、市能源局局长张瑜庆说,下一步,临汾市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和关于能源革命重要论述,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以实际行动为全省碳达峰碳中和作出更大贡献。(记者郭玉琴)

(郭玉琴)

【责任编辑:潘一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