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围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哪些具体举措,落实效果怎样”“推行中还有哪些痛点难点,如何解决和提升”……7月底,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期间,常委会组成人员听取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山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以下简称“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执法检查报告,并进行专题询问。专题询问中,省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到会应询。现场“一问一答”,提问的重点突出,问题反映社会关切,回答的实事求是,诚恳负责,形成了共同推动工作的合力。
政策创新、制度创设,全面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一法一条例”规定,各级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实际,采取有效措施,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环境。省政府围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哪些具体举措,这些措施办法落实后的效果怎么样?
围绕这个问题,省政府有关负责人回答,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围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在政策创新和制度创设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重点在完善政策体系、搭建转化平台、创新项目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引进转化省内外先进成果五个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全省出台专门科技成果转化文件22个,出台涉及相关内容的文件28个,其中有不少创新政策,如把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奖励比例由50%提高到70%,把“四技”服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纳入成果转化等。
在“山西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上线运行的同时,先后建设6家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5个中试基地,认定4家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目前,省级及以上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达56家,省级及以上众创空间231家,省级及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62家。成功立项实施3批共40个“揭榜挂帅”项目,其中省外牵头单位有清华大学等14家。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专项,累计立项424个。省政府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共建研究院,促进相关科技成果优先在山西落地转化。
一系列政策落实落地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技术市场交易规模稳步扩大、重大成果转化应用项目加快落地实施、成果转化激励效应不断加强。据《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山西辖区内的高校院所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额在2018年度位列全国第21名。2019年,上升至20名,70.6%的成果在省内转化。
据介绍,我省“十四五”规划已对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了系统化专门部署。《山西省“十四五”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规划》首次对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作了专章部署,全篇贯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容,包括重大工程部署、提升创新治理能力和完善成果转化体系等方面。为进一步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全力打通产学研用通道奠定了坚实基础。
各部门协同形成合力,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成果转化涉及多个领域,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山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明确提出,加强科技、教育、财政、投资、税收、人才、产业、金融、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等政策协同。专题询问中,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工信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等部门负责人结合法定职责回答了常委会组成人员的询问。
省教育厅结合“1331工程”实施,修订出台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构建了平台、人才、项目三位一体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水平和服务转型能力。2020年,全省高校共承担各级各类企事业委托项目近5000项,获得委托项目经费7亿多元;签订专利转让及许可合同近300项,合同金额近1500万元;转移转化科技成果近400项,合同总金额近3000万元,均比5年前有大幅度的增长。
省工信厅围绕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通过强化培育管理、加大支持力度、促进产学研合作、培育优秀人才等举措,不断提升企业科技核心竞争力。截至目前,已培育三级企业技术中心1000余户,其中国家企业技术中心31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72户,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有力的企业载体支撑。
省财政厅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完善资金支持政策、拓宽资金支持渠道,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2020年,全省科技支出执行66.1亿元,比上年增加8.76亿元,增长15.3%;2021年全省科技支出预算安排89.38亿元,比上年执行数增加23.28亿元,增长35.8%。无论预算安排还是实际执行,我省科技支出增幅均高于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幅。
省人社厅围绕科技人员离岗创业、兼职创业、职称评定、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等工作出台了多项保障激励措施,破除了体制机制障碍,激发了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活力和干事创业的热情。截至2020年底,全省事业单位参与“双创”的专业技术人员达804人,其中:到企业挂职76人,参与项目合作311人,兼职创新273人,离岗创业107人,在职创办企业37人。
省国资委完善创新体系建设,优化创新环境,聚焦“六新”突破,努力贯通产学研用,引导省属企业切实把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通过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顶层设计、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法制保障,构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提供政策保障以及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等有效举措,初步构建起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服务体系。
公共交易服务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2017年12月,“山西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上线运行。这个被称为“科技红娘”的平台,究竟为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双方提供了哪些服务,发挥的作用如何?
省科技厅负责人介绍,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是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依托。平台通过专业化服务保障,构建起畅通的信息收集渠道和高效的供需沟通渠道,实现智能推送、精准对接,形成功能齐备、交易便捷、全链条贯通式的在线技术市场,真正为需方、供方、中介服务方等提供“专业化、低成本、无假日”网络服务。截至今年6月,平台收录供给信息22584项,包括了国家科技成果网、北大、清华、北航等优秀科技成果,需求信息14423项,访问累计总量达125.38万次。此外,平台还不定期开展在线展厅、科技成果对接、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
今后,围绕建强用好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我省将不断提升平台的市场化运行能力、科技成果供给能力、科技成果中介服务能力和政策支持能力。建立市场化利益联结机制,吸引政产学研金等创新主体参与平台运营,共建共管共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通过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发挥我省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作用,为成果转化双方解读政策,解疑释惑,提供专业服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同时,将科技成果登记与平台成果展示路演、技术合同登记与平台成果交易结合起来,对依托平台实现成果转移转化或技术服务的交易双方给予双向经费支持,推进平台进一步发展壮大。
本报记者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