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火红的七月,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带着课题与问题,激情与梦想,奔跑在绿浪翻卷的广袤乡村,热火朝天的开发区厂房,为这片红色沃土竭智尽力,为“转型发展蹚出一条新路来”献计献策。
在忻州市云中河畔的“硅谷”,背着双肩包,手拿自拍杆的50名北京大学元芯碳基集成电路研究院的师生走进半导体产业园区寻幽探微;在五台山佛光寺“千古一刹”前,15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生攀高爬低,尝试东大殿“光影重现”;在黄河岸边的保德煤层气富集区,中国石油大学博士团8名博士为采集大数据忙得不亦乐乎……省校合作的“橄榄枝”,迎来了“孔雀”,引来了“雁阵”。清一色的80后、90后、00后,扇动着翅膀,衔木筑巢,构建起面向未来的“12大基地”。
瞄准“人才摇篮”,打造人才高地,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动能。走在新时代“追赶”路上的忻州,求才若渴,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以省校合作为契机,不唯地域吸引人才,不求所有引进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构建充满生机的创新生态。在与院校合作中,项目化运作,专班式推进,列出需求清单,问题清单,正在产生化学反应,孵化效应。
常格不破,人才难得。抢前抓早敢为先,真心真金抱玉归
“蚕吃的是人工饲料,吐出的丝是彩色的,结成的蚕茧可极大提升品质,并有广泛用途,附加值增高。”6月30日,定襄县招才引智团队参观西南大学校史馆时,讲解员一席话让他们倍感振奋。
丝绸之路源自蚕桑文明,而考古发现最早的蚕蛹出自三晋,在定襄至今有5000多亩桑园。返程路上,他们思前想后,果断退票,驱车拜访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代方银,双方相谈甚欢,相约合作。
深化省校合作,就是要抓人才、抓平台、抓项目。当机遇来敲门,忻州市各级各有关部门为人才引进、平台建设、项目落地打破藩篱,专班跟进,态度、速度和温度,成为这个夏天最美的风景线。从6月19日至7月8日,20天时间,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他们走进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西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全国知名高校,以诚心、耐心、真心感动着院士教授,也感动着莘莘学子。
像当年在晋绥、晋察冀边区热忱迎接大城市青年知识分子一样,红色忻州为他们烧热楼台,搭建舞台,提供平台。拿出位子,一批学优才赡的博士、硕士经历练后挑起了大梁,走上县乡及专业部门领导岗位。开辟路子,毕业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王继平回到忻州家乡研发代县黄酒高端产品,清华博士后吕霄携专利组建锂离子电池产业链,“引进一名高端人才、带来一个创新团队、落地一个特色项目、催生一个主导产业、培育一个经济增长点”的领军人才效应在忻州持续发酵。
从乡村振兴到开发区勃兴,人才涌流渠道畅通,群贤毕至风气蔚然。截至7月23日,忻州市省校合作项目达104项,已签约42项。
“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刚性引才与柔性引智相结合
作为曾经的晋绥根据地腹地,盛夏时节,管涔山脉如诗如画。一群充满青春气息的年轻人来到东寨,带着地理位置产生的差异,带着探寻的陌生感,他们在红色、绿色、蓝色之间感悟和谐之美,在绚烂和静美之间觅得平衡。历史沧桑和缤纷生态扑面而来,在宁化古城、宁武鼓楼、宁武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红色基因显影成图画,夏日清凉变成了资源。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11名在此开展实习实训的大学生,以“我眼中的宁武”征文和摄影作品为他们的社会调查之旅作了个性化诠释和具象化呈现。
芦芽山风景区管委会主任梁海宏告诉记者,孩子们看问题的角度和维度令人耳目一新,他们的背后是一个个层圈和粉丝群,传播力、影响力不可小觑。
在走出去、请回来的同时,送出去、学回来的“双向互动”也在进行,宁武县的融媒体中心与传媒大学有了合作意向。而在忻州市,他们则把所有紧缺人才列出定向培训清单,瞄准高校所需要的保安、保姆、保洁等岗位,提供优质人力资源。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在全省构建“12大基地”的大格局中,忻州市不断创新人才生态,以开放的理念、科学的机制、良好的环境聚才,组建人才服务联盟、成立全市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络中心、建设市级人才公寓……
古人云,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者愈匮。深化市校合作,忻州市以刚性引才和柔性引智相结合,正催生一系列令人欣喜的“磁场效应”——
上海交通大学与忻州市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打通“产学研用”链条,在人才交流、教育培训、智慧交通等领域开展交流合作;
北京交通大学在忻州市建立交通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为忻州智慧交通绘就了蓝图;
……
从画龙点睛到落地开花,再到“草灌乔”创新生态形成
出一趟远门,让五台县结识了新朋友。6月26日,在东北师范大学,热情的校友向五台县省校合作工作同志推荐了袜子产业。一想到县里的扶贫车间“等米下锅”,他们热情陡增,双方洽谈后很快签订合作协议。返回后,县里跟进投资500万元,在东雷乡改扩建标准化厂房,一个项目就这样“神速”落地。
重庆大学材料与工程学院潘复生院士,拥有铝镁合金材料研究的“秘密武器”。五台县为县里企业云海镁业搭桥铺路,打通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
丛蒙山彩云缭绕,穿过宽敞笔直的牧马河大街,还未进入定襄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远远地就能看到13米高、上万平方米的瓦灰色标准化厂房。
“这其中1000平方米是高新技术博士团创新服务基地的中试车间,精心为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韩彦峰团队精心准备的。”定襄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兰冰表示,他们将“全方位、全流程、全天候”跟踪项目建设,做好“护产士、全职保姆”。
出生在定襄县的韩彦峰,一直关注着有“中国锻造之乡”美誉的家乡,在重庆大学,他所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与定襄的产业发展很贴合。“我们会利用服务基地,发挥超高精密加工、智能制造、智能化等高新技术方面优势,通过‘集中式’服务模式,提升定襄锻造行业的技术革新能力,开拓‘高’‘精’‘尖’等市场紧缺产品,提高定襄法兰附加值。我会把所学奉献给这片热土。”
创新驱动引领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而人才既是支点又是支撑。忻州市以舍得姿态,放开视野、放下身段、放手一搏,先后出台《忻州市深化省校合作实施方案》《忻州市深化省校合作基地建设项目奖励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和《忻州市深化省校合作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用真金白银和真心实意强化政策供给,激活一池春水。拿出专项经费作为撬动资金,支持省校合作项目落地;对高校的科研平台延伸、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重大科研项目攻关等加大支持力度,予以奖励。提供岗位,让引进人才“有位”更“有为”……
从市校合作的“画龙点睛”到引进人才的“落地开花”,从摇动橄榄枝到收获一片林带,忻州市正在形成“草灌乔”创新生态,与高校共建“12大基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才、技术、项目向忻州集聚。
本报记者班彦钦 郑娜
(班彦钦 郑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