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山西省新材料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保持13%以上,到2025年力争突破3000亿元。”在6月8日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工信厅、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有关负责同志深入解读了《山西省“十四五”新材料规划》(下称《新材料规划》)的主要内容。
据山西省工信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马运侠介绍,4月30日,山西省政府印发《新材料规划》,总结回顾了“十三五”时期山西新材料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国内外形势,提出了“十四五”期间新材料发展的思路及主要目标。
在此基础上,《新材料规划》聚焦先进金属材料、碳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半导体材料、纤维新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前沿新材料等7个重点领域,分别设置专栏,按照发展方向、产业链条、承载园区以及重大项目等4个方面,提出系统性、针对性的发展路径。围绕《新材料规划》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提出实施重大技术突破、创新生态构建、产业能力提升、企业主体培育、集聚集群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产业链供应链保障、标准引领和服务支撑等8个专项工程,同时提出4个方面保障措施,确保规划的有效落实。
记者了解到,“十三五”以来,山西省新材料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体系建设、产业规模、技术进步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截至2020年年底,按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18)》分类,山西省新材料产业共涉及36个大类、79种小类,拥有规上企业150户。在特种金属材料、碳基新材料、半导体材料等领域,具有一定的规模,部分产品和技术接近国际国内领先水平。
数据显示,2020年山西省不锈钢产量419万吨,位居全国前列,耐热钢、造币钢、车轴钢等21种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全省原镁产量10.4万吨,镁合金产能约22万吨,位居全国第二位。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单晶衬底材料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20年销售3万余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同时全省初步形成一批有一定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了大型骨干企业引领、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对于未来五年山西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定位,马运侠表示,到2025年全省新材料产业发展规模和质量将进一步提高,重点细分领域产品高端供给能力大幅提升,产业基础和产业链条延伸能力显著增强,部分领域进入全国前列,总体实力迈入全国第二方阵。(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