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读历史—— 踏访革命遗址 感悟峥嵘岁月

游山西·读历史—— 踏访革命遗址 感悟峥嵘岁月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9-29 09:5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这里是太行山的腹地,是抗战战略要地,这里是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旧址。一件件实物,一个个故事,见证着革命战争年代让人难以忘怀的峥嵘岁月,传递着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

位于太行山腹地、山西左权的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旧址。摄影:杨洋

9月26日,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西日报报业集团协办的“游山西·读历史”第二届全国主流媒体山西行太行线路的记者、编辑,沿着革命先烈当年的足迹,一步步回味历史。

临参会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西省国防教育基地、晋中市法官传统教育基地。旧址原为西老爷庙,抗战时期,辽县抗日政府在此建立第三民族革命两级小学校,解放后也一直作为学校,因此该处便较好的保存了下来。

跟随着解说员王晓丹的步伐,大家步入旧址。旧址坐北朝南,中轴线上由南至北建有山门、正殿,后殿,东西有厢房,碑廊。正殿是临参会的主会场,两侧分别是秘书处、主席团、提案审查委员会、资格审查委员会,后院为高等法院、议会和边区政府办公室。

讲解员介绍庆祝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圆满成功的歌曲。摄影:杨洋

“战争年代的硝烟早已退去,但革命先辈们当年浴血奋战、英勇斗争的战场遗址却穿越历史留存至今,向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诉说着那一段段艰辛的抗战故事。看着眼前陈列的文物,脑海中浮现出老一辈革命家英勇奋战的飒爽英姿,为他们挟而不服、压而不弯的精神所感动。”宁夏新闻网闫文丽感慨万分。

在讲解员王晓丹的介绍下,思绪回到1941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四周年之际,临参会在这里开幕。

“这是中国历史上应该大书特书的一件大事,这在世界政治史上是完全最新一页。”1941年的《解放日报》社论这样说。

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会厅。摄影:杨洋

此次会议历时40天,8月15日闭幕。此次临参会成立了“三三制”民主政权,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政权建设的一次伟大尝试与实践,,它调动了各阶级、阶层抗战的积极性,为争取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次盛会高举民主、法治的旗帜,破天荒地让根据地人民拥有了民主权利,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它奠定了建国后国体的框架,是人大及政协组织形式的雏形,完善了国家治理体系,新中国的曙光从这里点亮。”解说员王晓丹的介绍,让在场的记者、编辑备受鼓舞。

仰头看去,左边墙上是由冀南银行和新华日报社为庆祝大会胜利召开赠送的锦旗“新中国的曙光”,这是按照当时拍摄的照片复制的,当时墙上悬挂着很多幅锦旗,新中国的曙光,这句话,道出了边区临参会召开的历史意义。

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纪念雕像。摄影:杨洋

中青网郝奇激动地说:“这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主统一战线最成功的典范,是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的奠基地,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高度的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

今天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回顾先辈们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伟大创举,不仅是为了怀旧与思念,更重要的是创新与思考。

大众网刘贝贝说:“七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在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在建设政治文明,而民主政治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核心部分,重温邓小平关于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