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看山西|当《黑神话:悟空》遇见山西古建

中国日报看山西|当《黑神话:悟空》遇见山西古建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13 14:0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1月11日第17版截图

在素有“中国古代建筑露天博物馆”之称的山西省腹地,一场全新的展览正将热门电子游戏《黑神话:悟空》的数字幻境融入历史遗迹的实体肌理。它探索了现象级游戏《黑神话:悟空》邂逅静谧庄严的山西建筑瑰宝时,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11月1日,《黑神话:悟空》遇见山西——古建数字艺术展在山西太原古县城向公众开放。主办方表示,展览不仅是游戏的复刻,更将这款热门游戏的虚拟场景转化为一个集光影、音效与技艺于一体的世界。

此次展览由游戏开发商游戏科学(Game Science)授权,是首个以《黑神话:悟空》为主题的大型数字艺术展,它将游戏中丰富的虚拟景观与现实世界的文化遗产深度融合。展览面积达2230平方米,展出了山西各地标志性寺庙、佛塔和雕塑的微缩模型,并结合数字投影重现了游戏中最令人难忘的经典场景。

策展人成一榕表示:“我们并非简单地复刻游戏,而是在构筑‘可走进的’古代建筑艺术,让建筑成为叙事主角。”

自去年8月发布以来,这款改编自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的动作角色扮演游戏风靡全球游戏界。游戏首发三天内销量突破1000万份,随后斩获了包括2024年游戏大奖(The Game Awards)最佳动作游戏、玩家之声奖在内的多项荣誉,并入选《时代》杂志年度最佳电子游戏榜单。

10月31日,嘉宾共同启动《黑神话:悟空》遇见山西——古建数字艺术展。 朱兴鑫 摄

在游戏的36个关键视觉场景中,有27个取材自山西丰富的古迹遗存,比如佛光寺、应县木塔和悬空寺。这种数字与历史的深度联结吸引着玩家开启线下 “朝圣之旅”,也让这些昔日清净的遗迹变成了热门旅游目的地。

“在这一年里,我们不止一次地看到玩家被游戏中真实的中国古建与中国文物所震撼。”游戏科学创始人、《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在展览前言中写道,“很多人因此亲身踏上三晋大地,实地探访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瑰宝。”

展览采用了互动展板、数字技术和档案文献等多元化的多媒体呈现方式,旨在吸引从家庭游客、建筑爱好者到研学团的更广泛的受众。

“展览形式非常多样化,”山西师范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卫红说,“展品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制作极为精良。亲身探访能让参观者获得直观而深入的理解,这是书籍和图片无法比拟的。”

卫红强调了山西建筑遗产的多样性,指出大同至运城一线的古建资源尤为丰富。“这些古建筑既包括官式建筑,也有特色鲜明的地方风格建筑,这在晋东南地区尤其突出,每一处都拥有自己独特的魅力。”

展览分为五个展区,引导参观者从游戏的数字起源,逐步走进山西的建筑奇观。步入展厅,迎接游客的是游戏主角“天命人”的等身雕像,游戏角色猪八戒则打破次元壁,以虚拟讲解员的身份引导游客全程体验。

40岁的贾浩伟是展览讲解员,也是这款游戏的资深玩家。他认为,这场展览代表了一种公众参与的全新范式。

“这是对沉浸式数字展览的一次新探索,”贾浩伟说,“我们希望数字技术不仅能让古建筑得到保护,还可以让它们被重新体验、并与观众进行互动。当游客‘唤醒’一幅壁画时,他便与古代工匠产生了奇妙的联结。我们想让每一位游客都成为探索者。”

展览亮点包括一座高5.5米的应县木塔模型,由大师采用传统榫卯工艺雕刻而成。一段六分钟的数字投影在塔身流转,演绎四季更迭与时光流转。

对工匠们来说,这个项目是一项兼具保护与呈现意义的艰巨任务。木雕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刘晓辰带领团队,负责制作木塔与寺庙的复刻模型。

“做古建筑模型一定要尊重原物,所有的榫卯结构、雕花都得按照原物来做。”刘晓辰说,“中国的古建筑是文物,其建造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悬空寺展区,数字光影在木质模型上舞动,重现了这座寺庙悬于崖壁的险峻姿态。玉皇庙展区则展出七尊神仙彩塑,工匠李源潮通过采用传统技法重新制作而成,复现了原作活灵活现的神态与衣袂翩然的韵致。

在李源潮看来,黄土高原的泥、着色的矿物质与阳光和空气会“沟通”,从而赋予了彩塑生命力。他说,“彩塑最难把握的就是神态。要完全复原是不可能的,除了技法还因古今思维不同。”

“《黑神话:悟空》与山西的相遇,是文化与科技的精妙融合,是传统与现代的思想碰撞,更是山西文旅与游科团队的双向奔赴。”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王爱琴表示,此次展览是山西深化文旅融合、推动数字技术赋能文旅产业的一次重要实践。

山西拥有53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居全国首位,还有超过2.8万处古建筑,保存着全国80%以上的元代及以前的木构建筑。

展览还深入展示了游戏背后的创作过程,展出了60多幅原画设定稿、角色建模与动画分镜图。

“《黑神话:悟空》对全国各地文化遗产地的数字化再现,成功唤起了很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好感甚至实地旅游的兴趣。”游戏科学联合创始人余冉星说。

“本次展览同样运用了许多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展现了数字时代中国的文化创新范式。”

(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记者:王茜 朱兴鑫 实习生:丁翊 王娟 )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