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8月22日第7版截图
在中国北部的太行山深处,左权将军的事迹历经八十余载仍熠熠生辉,为人们所铭记缅怀。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左权担任八路军副参谋长,协助指挥华北敌后游击作战。左权的外孙沙峰告诉《中国日报》记者,左权的军事谋略与英勇无畏在抗击侵略者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2年5月25日,日军对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发动大规模进攻。在山西省辽县麻田附近,左权亲率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突围转移。激战中,他不幸被日军炮弹弹片击中,壮烈牺牲,年仅37岁。
“姥爷为了民族独立战斗到了最后一刻。”沙峰说,“那天距离我母亲左太北的2岁生日只差两天。她与父亲相处的时光,只有短短三个月。”
在沙峰眼中,姥爷不仅是一名英勇的战士,更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他撰写的《埋伏战术》《袭击战术》等军事著作对指导八路军作战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左权还致力于八路军正规化建设和军事工厂建设。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沙峰表示,他想给姥爷写一封跨越时空的信,告诉他今日新中国之盛世正如他所愿。
山西是抗战时期的主要战场,曾是八路军总部及多个革命根据地的所在地。左权是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级别指挥员。为纪念他,1942年9月,辽县更名为左权县,让他的名字与这片他誓死守护的土地永远相连。
18岁的武欣怡从小在左权县长大,最近刚高中毕业。她谈及家乡的名字时充满自豪:“每次出门,别人一听到‘左权’,就会好奇地想了解更多我们这里的红色历史和发展现状。”
左权县县长郭丰慧表示,左权县是闻名全国的革命老区,现存革命遗址269处,被誉为“没有围墙的抗战博物馆”。
7月27日,游客参观山西省左权县的左权将军纪念亭。 朱兴鑫 摄
2024年夏天,左权县十字岭突围战文化园正式开园。这座建立在左权将军血战殉国之地的文化园里,有一纪念亭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悲壮的历史。
导游杨振宇讲述了左权牺牲的故事,并强调将这段历史传承给年轻一代的重要性:“曾经有一群勇敢的先辈,为了我们的幸福流血牺牲,这是我们永远值得骄傲的事。”
近年来,左权县依托其丰富的红色文化遗产,打造了麻田八路军总部片区、桐峪1941小镇等重点景点,成为山西省红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
为进一步保护和传播红色文化,左权县还设立了红色文化研学基地。该基地旨在利用当地丰富资源开展沉浸式教育体验,让年轻人深刻理解革命精神的内涵与历史的温度。
步入暑期,麻田八路军总部旧址和桐峪1941小镇等革命遗址游人如织,人们踊跃参与红色主题活动。自6月1日首演以来,互动红色情景剧《桐峪保卫战》广受好评,游客可穿上当年的服装参与战斗重演,亲身体验革命者的勇气与信念。
该剧27岁的执行导演刘晓东说:“参观者不再仅仅是旁观者,而是深度融入其中,与演员们并肩作战。在实景互动中,他们能真切感受到革命先辈坚定的信仰与无畏的勇气。”
左权文旅运营管理发展有限公司运营部部长任盈盈表示:“我们力求让红色文化以更生动、更具体验感的方式走进大众的生活,不断提升左权县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记者 朱兴鑫|张云森 孙浩 赵云卓 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