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看山西|“慰安妇”受害者正义等待与抗争

中国日报看山西|“慰安妇”受害者正义等待与抗争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15 19:26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8月14日第5版截图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而一群无辜受害者的悲惨遭遇仍持续刺痛着世人的良知。

72岁的张双兵如今身患肺癌,却始终没有停止为“慰安妇”这个群体伸张正义的脚步——这些年轻女孩和妇女在战争期间被迫为日军提供屈辱的性服务。

“我一直在坚持,”张双兵说,“在正义到来之前,我永远不会安心。”

他所说的正义,是指要求日本政府向战争时期沦为性奴役的受害者道歉并给予经济赔偿。40多年来,他一直为这项事业奔走。

据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慰安妇”问题研究中心统计,约有40万亚洲女性被强征为“慰安妇”,其中超过半数是中国人。

退休乡村教师张双兵在山西省盂县进圭村一处“慰安所”旧址介绍情况。 朱兴鑫 摄

张双兵是山西省盂县人,退休前是一名乡村小学教师。受“慰安妇”索赔的相关报道触动,他开始走访幸存者,记录她们的故事,并向日本提起法律诉讼。

他的行动始于1982年,与曾两次被日军强征为性奴役的幸存者侯东娥的相遇。她遭受了许多苦难,甚至还被村民排斥。

侯冬娥是中国大陆首位公开指控日军暴行的女性。张双兵曾多次探访她,直到她1994年去世。而1995年,东京法庭才首次审理受害者寻求正义的案件。

盂县的“慰安妇”幸存者正式提起诉讼,要求日本政府正式道歉并给予赔偿。

尽管日本承认相关历史事实,但截至2007年,日本法院一再拒绝作出公开道歉和经济赔偿,驳回了幸存者的诉求。

受经费和实际操作可行性的限制,张双兵放弃了在日本和国际法院提起诉讼,转而与韩国同道者合作在中国寻求司法途径。

“从1982年起,我就肩负起了这项任务,”他坦言,“法院未能给出令人满意的结果,这让我寝食难安。我尝试过很多不同的方法,但由于费用和距离的原因,我无法再在日本或国际法院提起诉讼了。几年前,我与韩国同仁合作,在我们各自的国家推进诉讼。”

2021年出现了一个重大突破,首尔中央地方法院作出判决,勒令日本政府向韩籍“慰安妇”受害者给予赔偿。张双兵和法律界人士认为这一判决是负责任且公正的。

受此启发,18名中国“慰安妇”受害者的子女去年首次在中国法院——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提交诉状起诉日本政府,并要求日本道歉和赔偿。

“我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南二朴的女儿杨秀莲说。南二朴出生于山西,是日本侵华期间性奴隶制度的受害者。

“当时日本侵华,犯下累累血债。我要为母亲讨回公道。我要求日本作出正式道歉,并赔偿我们的损失。”杨秀莲说。

1942年,南二朴被侵华日军掳走并遭受长期性暴力迫害,导致终身不育,并留下了严重身心创伤。

“母亲因为遭受非人待遇而无法生育。她在1964年收养了我。1967年6月,她不堪痛苦,选择了自杀。我失去母亲时才4岁。”杨秀莲说。

受害者家属的代理律师贾方义表示,韩国法院的判决是一项负责任且公正的法律裁决,“我们的工作起到了鼓励和借鉴作用。”

“经过研究,我和人权律师们都认为首尔的判决是正确的,”他说,“日本拒绝受理中国受害者的诉讼,且拒绝道歉和赔偿的行径极其卑劣。”

时间不等人。自1995年在日本举行首次庭审以来,30年过去了,许多“慰安妇”受害者已经离世。尽管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张双兵依然意志坚定。

“我必须继续战斗,让日本承认其所犯下的错误,并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他说。

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张双兵希望能尽快得到公正的判决和满意的结果。

“我最大的愿望是全亚洲的受害者能团结起来,要求日本政府道歉和赔偿。”他说。

(中国日报记者 朱兴鑫 赵睿楠 |赵云卓 王娟)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