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看山西|战争主题展聚焦晋绥抗战:国际友人的烽火印记

中国日报看山西|战争主题展聚焦晋绥抗战:国际友人的烽火印记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15 09:4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8月15日第7版截图

在山西省兴县蔡家崖村的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一场名为“晋绥抗战中的国际友人”专题展览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80多年前,蔡家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绥革命根据地首府。作为晋绥边区政治、军事和文化的中心,这里是中国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无数国际友人怀揣对正义的信仰,冲破封锁奔赴敌后抗日根据地。”该纪念馆馆长史怀勇表示,“在晋绥边区,来自加拿大、朝鲜、苏联、美国等国家的友好人士留下了许多英雄事迹。”

其中有救死扶伤的外国医护人员、运送物资的后勤人员,也有投身战斗的士兵,他们以各种方式支援中国抗战。

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的故事尤为感人。这位加拿大医生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创建中国“马背医院”,曾连续69个小时为115名伤员实施手术。他不顾自身安危,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仍坚守手术台。

同样令人感动的还有英国学者林迈可的故事:1944年春,他突破重重封锁抵达晋绥军区,仅用三周便重新调试好司令部的电台设备,培训了一批技术骨干,并搭建起重要的通信桥梁,一个月后才辗转前往延安。

史怀勇说:“那段时间,许多外国记者深入前线,用笔墨和镜头记录战争真相,向世界传递中国军民的抗争精神。”

7月29日,在山西省兴县蔡家崖村的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讲解员为游客介绍“晋绥抗战中的国际友人”专题展。 白旭平 摄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宣教科科长康彦红表示:“这些故事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有温度的生命记忆。”

从事讲解工作20多年来,她深入研究、走访革命后代、反复求证细节,只为生动讲述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抵御外侮取得完全胜利的一次民族战争,”她向参观者解释道,“我们的抗战不仅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也获得了国际友人的援助。”

如今,全国各地都在举办各类展览和活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我希望越来越多的观众,尤其是年轻人,能走进这些历史展馆,了解这段历史、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康彦红说。

近年来,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高效整合展示红色文化资源,实现数字化管理,年均接待参观者超30万人次。

来自广东广州的68岁老党员曾鸿翔说:“第一次参观这个纪念馆,对我意义重大,我深受感动。”

史怀勇表示,通过举办这次展览,我们希望借助珍贵史料与真实故事,反映一大批国际友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

这场专题展览将持续向前往蔡家崖村的参观者开放。

 

(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记者 朱兴鑫)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