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润三晋 e法同行|网络立法中的山西样本:在服务、共治、普法中积极探索实践

法润三晋 e法同行|网络立法中的山西样本:在服务、共治、普法中积极探索实践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23 15:2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太原7月23日讯 在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智创城NO.2举办的“有想‘法’生活节”互联网企业创意普法集市上,各个展位人头攒动。作为全国首批、山西唯一的“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立法联系点”,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坚持立法普法相结合,提升多元化服务能级。由管委会审计法务部主导,立足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在加强立法联系点建设、提升法务助企服务水平、创新普法宣传模式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精准服务企业,构建法治护航“生态圈”

“法律服务方面,我们主要提供立法征询、文书起草、合同审核、法律咨询、沙龙培训、普法宣传等一系列“管家式”免费法律服务,助力企业合规经营。” 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审计法务部工作人员介绍道。

记者走进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网络立法联系点,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块带有标志性工作的展板。

据悉,为破解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法务成本高、依法经营理念薄弱等难题,2024年4月和11月,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审计法务部先后开设了两个“法务管家服务试点”,累计接待法律咨询百余件、举办主题普法沙龙 10 余次,为新设立企业提供为期 6 个月的免费法律服务,涵盖文书起草、合同审核、合规指导等全流程内容,从源头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将法律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

除此之外,区法院和调解中心、企业协会共同合作。2024年成功化解各类案件270余件。

激活基层治理,架起立法民意“连心桥”

走进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网络立法联系点办公室,可以看见场所内设有沙龙会客厅、意见征询室、文化展示墙等多种功能,方便企业群众便捷、高效地参与国家立法活动。不仅如此,“在线上,大家可以扫描二维码填写问卷,也可以在官方网站专栏提出意见,或者通过公众号小程序,还可以加入微信群,随时和我们交流。目前,其中一个微信群内已有两百多家企业。”审计法务部工作人员介绍。

自2025年2月底设立至今,网络立法联系点已完成“网络安全法”“反网络暴力制度建设” 两项国家立法征询工作,共征集到来自59家单位个人的各类意见140余条。基层声音与国家立法的良性互动,不仅让法规更贴合基层实际,同时借助这一可视、可感的现实样本,让国家立法也来到基层企业、群众身边。

创新普法用法,让法律走进“寻常生活”

从线上的“法治大讲堂”专家解读直播、“以案释法”微视频,再到线下“送法入企”,联合省高院知识产权法官、企业法务专家走进明星企业,互动场景式的普法方式让法治文化更接地气、更入人心。而创意普法集市更是将法律与潮流结合,实现“玩着学法律,学着会用法”。

“今年我们不仅升级了集章活动,还设置了NFC找宝藏活动,主要希望增加与企业员工的互动,也让法律传播更有趣。”审计法务部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说道。

记者在集市活动中发现,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人民法院精心准备了大量相关法律条文宣传彩页。现场法院工作人员介绍:“我们通过典型案例和参与群众进行互动来普及法律基础知识,帮助大家深入了解互联网个人信息保护、反网络诈骗、反垄断法、网络安全及数据安全等领域的法律条文。这对推动相关法律的立法完善与司法适用发挥了积极的普及作用。”

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人民检察院的展位前也热闹非凡。活动现场的检察官介绍,“我们准备了互联网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题目;也考虑到参与者可能并非企业职工,加入了与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比如学习《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可以帮助民众在遭遇电诈时维护权益;了解《物权法》、《民法典》相关法条,能解决小区物业与居民的矛盾等问题。这类贴近生活的案例和针对性的法条,可以让民众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法律常识。”

太原市公安局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分局民警接受采访时表示,普法宣传为每位群众和企业员工提供了近距离接触法律的机会,集市活动让大家知法懂法,帮助更多人增进对法律知识的了解。

从服务企业的“法治护航”,到普法用法的“趣味创新”,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网络立法联系点正以扎实的探索,在 回答“法治赋能发展” 的生动答卷中,努力形成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山西实践样本。(程慧海 图片来源:有想法生活节)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