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家提示:高温天气需防“情绪中暑”

医学专家提示:高温天气需防“情绪中暑”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23 09:2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太原电 随着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大暑的到来,全国正式进入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段。“情绪中暑”“热怒症”“气象情绪效应”等话题在社交媒体上持续发酵,引发网友讨论。

7月22日上午,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在太原举办“时令节气与健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山西医科大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刘志芬对“情绪中暑”进行了解释,即由高温天气引发的心理及行为异常现象。

7月22日,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在太原举行“时令节气与健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主办方供图)

她补充说,其典型表现包括:易因琐事发火、精神萎靡不振、对周遭事物深感不满、坐立难安及睡眠质量下降等。

“长时间暴露在炎热环境中,会影响人体情绪调节,导致情绪易波动。以及在剧烈运动或长时间高温作业的情况下,也会进一步加剧情绪波动、焦虑和易怒等问题。”她说。

她强调,半夜热醒、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是三伏天的常态。我们要保持开放心态,特别是饮食和作息时间做好调整和改变。

除了关注“情绪中暑”,夏季传染病防控也不容忽视。山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控科科长董阿莉表示,夏季需警惕肠道及虫媒传染病。

“灭蚊、防蚊非常重要。”董阿莉说,蚊子叮咬不仅会导致皮肤出现疼痛、瘙痒等不适症状,还可能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

专家提示,暑伏是全年最炎热且潮湿的时段,公众可通过多项措施筑牢健康防线:清除积水孳生地,避免蜱虫叮咬;科学补水,合理设置空调温度;清淡饮食,科学处理剩饭;防控近视,保证儿童充足有效的户外活动,全面做好大暑时节的健康防护。

(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记者 朱兴鑫|赵云卓)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