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的埃及留学生李仁安沿着古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山西。在这里,他对中国人的阅读习惯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与山西人文地理数字产业研究院院长姜剑波展开了一场跨越文化的对话。他们的讨论,既是对中国传统阅读文化的探寻,也是对人工智能时代阅读价值的重新审视。
在充满墨香的太原书店里,姜剑波分享了他的感悟:“山西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的起源地,它一直缺乏被人看见的这么一种形式。”他认为,深度阅读是理解文化的重要方式,而碎片化的手机阅读很难达到同样的效果。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使这场对话转向了更深层的思考。李仁安表示,他经常使用DeepSeek等工具查找资料,这让他能够“迅速打开新的文化世界,徜徉在并不熟悉的文化环境中”。在AI时代,书籍阅读的价值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更加凸显其独特意义。当人工智能可以快速提供海量信息和标准答案时,深度阅读恰恰为我们保留了独立思考的空间。
这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能培养AI无法替代的批判性思维、文化理解力和情感共鸣能力。更重要的是,在算法主导的信息茧房时代,书籍阅读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多元世界的窗口,让我们得以突破技术局限,保持思想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记者 朱兴鑫|冯涔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