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4月12日第11版截图
黄崖洞烈士陵园位于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雄伟的太行山脉腹地,坐落在庄严肃穆的松柏林间。44位烈士长眠于此,他们的故事在风中低语。
80岁的赵乃堂,34年来一直默默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土地,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缅怀这些为国捐躯的英烈们。
每天早上6点,当山间的微风拂过树梢,赵乃堂便以充满关怀与敬畏之心开始了一天的守护工作。他的手轻柔地擦拭着墓碑上的灰尘,苍老的手指微微颤抖,动作却精准无误。当阳光洒在他饱经风霜的脸上,赵乃堂清扫着小径,确保英雄们的安息之地始终一尘不染。
赵乃堂说:“只要我还能动,我就会守护这些英雄。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对我来说就像家人一样。我的心就在这里。”
赵乃堂的守护之行始于1991年,源于他对纪念黄崖洞保卫战烈士的承诺。黄崖洞保卫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1931年至1945年)期间的一场激烈战斗。这场战斗主要是为了保护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的一处重要兵工厂,于1941年11月持续了八天八夜。
赵乃堂的父亲和叔伯们曾参与建设兵工厂,并为部队运送物资支援。正是父亲向他讲述的这些故事,在赵乃堂年幼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1964年,19岁的他加入了村民兵组织,并很快成为了连长。后来,在一家钢铁厂工作时,他也经常上山到这座始建于1942年的烈士陵园祭拜。这也加深了他传承英雄遗志的决心。
这座烈士陵园位于一处国家森林公园的深处,距离县城有45公里。当黄崖洞烈士陵园招募守陵人时,赵乃堂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份工作。这位未婚的老人搬进了一排曾作为八路军战士营房的房子居住,独自一人生活在那里。
他回忆起自己的承诺时说:“把墓守好,把烈士看好,把这些英雄的故事传承下去。”
30多年来,赵乃堂一直兢兢业业地打理着陵园。他拔除杂草,填补坑洼,擦拭墓碑。即使在暴风雨中,也能看到他在陵园里巡视,清扫树枝,确保陵园不受干扰。
黄崖洞保卫战是一场代价高昂的战斗。八路军以伤亡166人的代价歼敌1000余人。安葬在陵园的44位烈士中,有40位最初就葬在此地,每个人都有名有姓,另外4位是从别处迁来的,至今不知道姓名。
赵乃堂说:“虽然我和他们没有血缘关系,但我把自己当作他们的亲人。”
除了担任陵园守陵人,他还充当着义务讲解员的角色,向游客们讲述那些英勇无畏的故事。他简陋的家中摆放着一台老式电视机、一台收音机和几件旧家具,反映出他简朴的生活方式。但在特殊的日子里,他会自掏腰包为烈士们买花。
游客们常常被赵乃堂的奉献精神所感动。游客姚丽琼说:“听赵爷爷讲这些故事非常感人。我们要把先辈的这种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赵爷爷做的这个工作非常令人敬仰。”
来自长治的高中生陈诗妍也有同感:“如果没有烈士的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我们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好好学习。”
2023年12月,赵乃堂被评为“长治诚实守信道德模范”,激励着更多人加入红色精神传承的行列。34年的坚守,他的头发从黑变白,诠释了信守承诺的意义。
(记者 邓章瑜 朱兴鑫|武朝晖 乔晶 黛宁|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