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中国日报看山西:“灯笼村”点亮蛇年新春

新春走基层|中国日报看山西:“灯笼村”点亮蛇年新春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1-21 15:5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月16日第7版截图

随着蛇年临近,在中国北部的山西乡村景观充满了节日的气氛,点缀着无数的红灯笼。

素有“灯笼村”美誉的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杨赵村,迎来了最繁忙的时节。村民们正在赶制国内外灯笼订单,车间里铺满等待发货的灯笼。

25岁焦婷婷从小跟爷爷学习灯笼制作技艺,从竹子灯笼到现代可折叠的软灯笼。她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灯笼常被视为吉祥、繁荣和团圆的象征。”

灯笼,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不仅是一种照明工具,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逐渐演变成为具有装饰性的工艺品。

杨赵村灯笼制作最早始于明清时期,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2008年,杨赵村“传统灯笼制作技艺”被列入山西省运城市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该村的灯笼大多数是手工制作,工人们正在车间里有序制作灯笼,完成穿钢丝、裁绒布、印图案、缝灯面、套灯架、拉金条等工序。

“我们一年四季都在忙着制作灯笼,尤其是各种节日时候需求量更大。”当地一家灯笼加工厂负责人管俊更说。

“为了迎接蛇年的春节,10月份以来订单开始明显增多,工人也更加忙碌,我也一直接待订单电话和接单发货。”

目前,杨赵村从事灯笼制作加工的公司和专业合作社达22家,灯笼附件厂商3家。每年生产灯笼1000万对,总产值1.5亿元,带动本村及周边村庄2000余人就业。

管俊更说,厂里的工人以本村村民为主,工人工资按件计算,每人每天能生成200-300个灯笼。村民们一般在务农的闲暇之余制作灯笼。

据悉,一些村民制作灯笼每天能挣100多元,每年收入在4万元左右。不少村民建起了两层楼房,还能买得起小汽车。

杨赵村灯笼曾作为宫廷灯笼进贡朝廷。该村依托当地传统制作技艺,主要生产植绒灯笼、传统宫灯等产品,通过线上+线下的营销模式,远销全国各地以及海外国家。

直径1.2米大灯笼是最畅销的。它的装饰印着富贵牡丹、年年有余等吉祥图案与字样,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

近年来,杨赵村的灯笼工作坊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推出近百种的灯笼,包括羊皮灯、花灯、白纱灯、亚克力彩灯等。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工人们也开始生产融入声光电等互动元素的电子玩具灯笼,这已成为市场新宠。

焦婷婷强调了用年轻人喜欢方式制作灯笼的重要性,将传统与创新结合起来。她说:“我还开设了一家网上商店,希望进一步打开海外市场。”

“我们能承接定制各种样式灯笼,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她说。

杨赵村党支部书记马晋锋表示,该村正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努力打造灯笼文化产业园。

“火红的灯笼不仅装饰了人们的生活,更照亮了村民的致富路,”他说。

(记者 朱兴鑫 陈亮|薛高峰 栗卢建|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