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看山西|巧匠赵玉山痴心一生为木塔

中国日报看山西|巧匠赵玉山痴心一生为木塔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7-19 10: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4月,赵玉山在山西应县讲解释迦塔的木工技艺。 朱兴鑫 摄

木匠赵玉山小时候第一次见到高高矗立的释迦塔,就知道它与众不同。

这座67米高的建筑距今已近千年,木塔为纯木结构、无钉无铆。

这座辽代(916-1125年)1056年建成的木塔位于山西省应县,当地人认为它是传说中的工匠鲁班的作品,但这一说法从未得到官方证实。

63岁的赵玉山回忆起这座塔如何影响了他半辈子的生活。

“我深深地为它着迷,就像被鬼缠身一样。我无法摆脱它--木塔吞噬了我的思想和情感。”他说。

他对释迦塔(又称应县木塔)这一奇迹的热情与日俱增,以至于在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都致力于使用千年前的传统建造方法来制作不同大小的木塔复制品。

赵玉山出生在离木塔不远的三门城村一个木匠世家,家里五代都是木匠,他从小就对木工和建筑奇迹充满热情。

在见过木塔后不久,赵玉山就开始了建造一座微缩木塔的计划--但他的父亲却让他打消这个念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然而,这个男孩坚持了下来,尽管没有受过正规的工程和建筑培训,他还是开始制作释迦塔的木制模型,每一次尝试都有进步。

赵玉山说:“我没日没夜地琢磨,最终制作出了与木塔相似的粗糙榫卯结构。”

不幸的是,他父亲为了让儿子远离“魂牵梦萦”的木塔,烧毁了赵玉山所有的作品。

赵玉山从毁灭中挽救了一件作品--这是对他坚定决心的悲惨纪念。

他努力做一个孝顺的儿子,把仿制木塔的愿望放在一边,过起了典型的村民生活,下地干活、当工匠学徒。

然而,他内心的梦想之火仍在燃烧,等待着被重新点燃。

1978年,父亲不幸去世。就在那时,赵玉山在悲痛中重新燃起了建造木塔的夙愿。然而,前进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

赵玉山说:“当时,最大的障碍是连基本的木塔图纸都没有,更不用说设计图或结构图了。”

他决心揭开木塔的神秘面纱,于是前往木塔进行深入研究,沉浸在木塔的宏伟气势中。

然而,由于时间和资金的限制,他后来的尝试都失败了。

迫于养家糊口的压力,赵玉山又一次推迟了他的梦想,为养家而奔波。木塔是他理想的灯塔,但在日常生活的琐事面前,它又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

当贫穷限制了他的梦想时,赵玉山往返于现实与理想--工作、攒钱、然后继续沉浸在对木塔的研究中。

他的木工手艺成了经济来源,确保他有稳定的收入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多年的汗水和挫折在2015年的一个关键时刻迎来了转折。一位专家送给他一份珍贵的礼物--木塔的结构图,为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清晰的思路。

木塔的结构图给他带来了信心,赵玉山开始了他的变革之旅,一座小木塔的诞生证明了他的坚韧和技艺。

“灵感突然袭来,”赵玉山回忆起推动他前进的关键时刻时说。

在初步成功的鼓舞下,他大胆尝试,成立了一个作坊,致力于实现他的宏伟愿景--以木塔原作的八分之一比例精心制作一座更大的木塔,高约8米。

如今,赵玉山仍在他的作坊里工作,完成了第二层木塔的仿制,开始了第三层的工作。他还需要再建六层。

“我将为这项事业奉献一生。这是我的梦想--我不能放弃的梦想,”赵玉山说。(记者 罗望舒 朱兴鑫 编译 孙玖龙|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原文见2024年7月15日《中国日报》六版整版英文链接: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407/15/WS669473f9a31095c51c50e006.html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