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宁:大山里的幸福学校

“我的心愿是爸爸妈妈不要那么忙,我想要妈妈回家陪我,我爱老师和爸爸妈妈,我爱全家人……”在临汾市大宁县幸福学校一年级教室的心愿墙上,孩子们写下的愿望大多与家庭团聚有关。

山西大宁:大山里的幸福学校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2-06-09 10:5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我的心愿是爸爸妈妈不要那么忙,我想要妈妈回家陪我,我爱老师和爸爸妈妈,我爱全家人……”在临汾市大宁县幸福学校一年级教室的心愿墙上,孩子们写下的愿望大多与家庭团聚有关。

与寻常学校不同,大宁县幸福学校是一所针对留守儿童而成立的公办学校。明亮的教室、平整的操场、温馨的“阳光驿站”,几幢红色校舍在大宁的大山中格外亮眼。

大宁县幸福学校。摄影 武俊杰

大宁县位于吕梁山脉南端,“三川十垣沟四千,周围大山包一圈”的情况让许多大宁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成为当地面临的一大问题。

“大宁是人口输出县,一些农村劳动力为改善家庭经济状况,走出家乡外出务工、创业,选择将孩子留在家乡交由他人监护照料。为了确保全县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和更好关爱保护,2018年,县委、县政府投资1700余万元,建起了幸福学校。”幸福学校校长张风霞向记者介绍了学校的情况。

幸福学校在操场举行集体活动。校方供图

2019年9月,学校正式成立,实现了留守儿童集中入学、集中监护、集中救助管理。“现在全校有332名学生,全部是县里各个乡镇的留守儿童。他们上学不需要花一分钱,对于特别困难的孩子,还有每年1000元的补贴。”今年45岁的张风霞是学校的校长,也是332个孩子的“暖心人”。

“因为孩子们家庭情况的特殊性,所以幸福学校老师付出的心力要更多一些。”在张风霞看来,留守儿童学校的主旋律就是关爱。“建校三年来,我们坚持‘留下希望,守住幸福’的办学宗旨,将这所公办学校打造成了留守儿童的美丽花园、温馨学园、幸福家园,家长和孩子们都很认可这里。”

教师餐厅值班表、教师陪餐记录表、操场上的彩色方格、桌角床边贴着的定位卡,校园各个角落的细节都体现着老师们对学生的用心与巧思。教室后的黑板报、作品展也记录着孩子们在这所学校中的成长。

“学校第一年就招了210个学生,全部是留守儿童,最初入学时他们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成绩都不太好,有些孩子心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提起孩子们几年来的变化,张风霞历历在目,“当时有一个四年级的孩子因为父母离异的打击,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拒绝和大家交流。”发现这个情况后,这位校长号召所有老师遇见他时都主动和他问好,也鼓励同学们和他多多交流。

“一个学期后,我发现他开始和同学们有了笑容,第二个学期,他开始和好朋友有了简单的沟通,现在他已经上了初中,在全年级排名第二,还向老师毛遂自荐承担了班长的责任。”张风霞表示,发现每一个孩子的闪光点,陪伴他们健康成长,是幸福学校46位老师的共同使命。

幸福学校心理室一角。摄影 武俊杰

目前,学校设有“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室”、“家长学校”、“阳光驿站”等机构,配备有法制副校长、驻校社工等人员以保障学校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目前我们正在建设‘亲情连线家校互动教室’,以后孩子们每周都能通过教室大屏幕见到外出打工的父母,通过亲情连线,孩子们不但可以缓解对父母的思念,培养亲情,还能够在沟通中了解到父母的艰辛和不易,更加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及时沟通亲情,让时空距离不再成为阻碍亲情关爱的隔阂,实现留守儿童‘心理有依赖、学习有进步、成长有关注、生命有阳光’。”张风霞说道。

幸福学校作为大宁县未成年人保护的一个缩影,折射出这座小县城的未保决心。据大宁县副县长李栋介绍,大宁县有未成年人9244人,其中留守儿童413人。目前,大宁县乡镇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5所、村(社区)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室63个,基层未成年人保护阵地和网络已经构建。

李栋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强化大宁县“同心护未来”十项行动,让每一名未成年人都茁壮成长,成人成才。(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撰稿:彭可儿)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