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禹光:坚守半生平阳志,泥火相融匠人心

段禹光:坚守半生平阳志,泥火相融匠人心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6-10 09:3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前清的瓷盘,古旧的陶片,精巧的茶盏,对普通人而言,或许只是对历史遗物的惊鸿一瞥。然而对临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平阳传统陶瓷工艺)市级传承人段禹光来说,每一次泥与火的淬炼,便是一次古今穿越,十几平米的工作间里,承载了他执着半生的陶艺梦,更概括出从秦汉到近代,数代平阳窑工的历历匠心。

一团陶泥,塑造成器;一份技艺,坚守半生;一炉平阳窑火,映照尧都千年。

临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平阳传统陶瓷工艺)市级传承人段禹光进行作品创作。

平阳窑,是古临汾所属范围内陶瓷窑场的总称,据古籍《尧典》记载,古陶烧制技艺,始创于上古,首产于尧都,技艺于陶唐,成就于宋元,延续于明清。从陶寺龙盘彩陶到秦汉绿釉陶、隋唐黑白釉瓷,再到宋元油滴釉瓷,平阳窑以一腔窑火映照整个中国陶瓷的发展历程,在民窑艺术史上,留下一缕平阳烟火。

山西省陶艺家协会会员段彦芳说:“上世纪50年代,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专家组对临汾市龙祠古窑遗址进行论证后得出,平阳古窑在唐代时规模盛大,烧制技术非常成熟。”

然而,由于景德镇等地出现精细彩釉瓷,清中后期平阳窑渐渐淡出历史舞台,待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政策调整与市场变革,在1300年间历经萧索繁荣却从未停烧的平阳窑熄灭了最后一窑炉火,走完了它的最后里程。

而段禹光,便是在这存续之际,与平阳窑相识相遇。

“上大学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现了平阳窑,后来又随着张尧老师在校园建窑。”张尧,贵州人,曾在山西师大任教8年,现已是国家级制陶专家,段禹光常以“恩师”称呼。“后来,因为环境校园里的窑口被取缔,我索性提议在我家闲置的老院子里建,窑炉落成的那一刻,瞬间感觉就来了。 ”段禹光说。

第一座窑炉建成后,段禹光与张尧在距离学校18公里外的庞杜村老宅整天捏制、一遍遍地烧制试验,经常24小时不合眼,在陶土中挥洒着创意与青春。也是在这里,他成立了红陶坊个人陶艺工作室,开始了一名职业陶艺师的创业之路。那是1996年,段禹光24岁。

“陶瓷沉淀的时间极长,它经过火的淬炼,除非碾碎,否则几千年都不会腐坏。这就是我喜欢陶瓷,选择把陶瓷作为创作语言的原因。”段禹光表示,迷上陶艺,做一辈子的陶艺人,择一事,终一生,是他的此生信念。

从那时起,刚从山西师范大学毕业的他便在历史的留存中,考察古窑址、走访老窑工、查阅资料寻找着有关平阳窑瓷器的点滴记忆;而更多的时间里,他守在工作室中一遍一遍地烧制、改进、创作。

段禹光展示拉坯技艺。

取土、练泥、揉泥、拉坯、修坯、打磨、补水、上釉、装窑、烧制……十几道工序,无一不需费心,无一不要尽力。

“红陶土,古法盘,釉料调制有秘方,火眼金睛把火候。一整套环节都必须了如指掌,这样才算一个完整的制陶人。”如今,他已把制陶过程中的每一步,都积累出了独属于自己的绝技。

即便如此,在烧窑前段禹光总要敬拜窑神,“拜过神,这一窑就一定能成。”段禹光对记者笑言,但他口中更常提及的是一句老话——十窑九不成,油滴釉烧成范围窄、配方要求高、成功率极低。

“烧窑中不可预料的事太多,有时会把窑烧塌,也会把作品烧塌,或者整窑烧坏”,说这话时,段禹光的语气显得平常“每次都在期待,每一次烧窑,都是一次新的挑战。”

廿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染是初心。

经历过无数次前功尽弃,慢慢地,在出窑作品中,段禹光看到了平阳窑油滴兔毫的影子,虽不完美,但他知道,又见平阳窑,指日可待。

2017年,在段禹光的平阳窑红陶坊,一套凝聚他20余年心血的作品《平阳往事》呈现于世。此件作品灵感来源于宋代平阳窑中的典型器型——直口斗笠碗。在灯下,斗笠碗釉面油滴斑纹熠熠生辉,底座造型肌理遒劲,如古木之根,也如巨人的脊梁与臂膀,承载起平阳窑的千年沧桑。

段禹光作品《平阳往事》。

“平阳窑中最典型的器型,叫直口斗笠碗,工艺已经失传,油滴釉也没人会做了,但他用十几年工夫烧制成功,这其中的脑力、体力、时间是无法计算的。“山西师大美术学院院长李晓庵看了段禹光的作品,佩服他的坚守,”不是所有人都能为艺术坚持下来,只有切实从艺的人才能真切感受坚持多年的不容易!”他的另一位恩师也说道:“段禹光身上最闪光的,是他传承了窑工的执着精神,这种执念不同常人。”

的确,在二十多年与泥土烈火为伴,固守于平阳窑的日子中,段禹光纵使能有一盏茶、一炉火、一本书,看似闲云野鹤的时光,但生活之下,他终究避不开商业与艺术的矛盾。

做学术虽纯粹,但缺乏经济基础的艺术终究是空中楼阁,而总做商业,光复平阳窑的初心便被背离。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中,他一直在调整学术和商业的互补关系。但大多数时候,他选择了学术。

在段禹光看来,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主动脉,普及推广便是它的毛细血管,“陶瓷文化的传与承,需要认识、理解、共鸣与传播。恢复、传承平阳窑是最值得‘投资’的事业,若不想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只存在于博物馆中,就必须进行动态保护,活态传承。”

为此,段禹光曾花光所有积蓄,搭建煤窑,引进气窑,购置练泥设备,在这方生他养他的土地上,建成一个设备齐全的现代化的平阳窑厂。他希望可以在此恢复平阳窑的陶瓷作品,将古代艺术与现代思想相融合,创新出彩,做出经典作品;更希望有更多陶艺爱好者可以来到这里,触摸泥土的厚重,感受平阳窑穿越千年的独特魅力。

“陶瓷是土与火的艺术,泥火交融间,你的艰辛艺术路仿佛重现眼前;20余年的励精图治,你与陶瓷一同从火光中走来,终使失传已久的平阳窑技艺重新焕发光彩。炉火滚烫,艺术精神绵延长存。掷地有回音。”这是“平阳工匠”主办方给予段禹光的评价,更是他人生47年的真实写照。

在段禹光身上,人们读得出“工匠精神”深远意味,这不仅仅是对材料、工艺、造型的精益求精,和对作品的专注创新,更是对其背后承载的文化精神的坚守与传承,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工匠精神”简单四字背后,是段禹光掷地有声的誓言:“我将与无数优秀的平阳陶人一起,在这片古老的尧都大地上,锤炼土与火的艺术,传承一方圣地上的灿烂文明,虽艰辛但俱往矣!”(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摄影 彭可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