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山西巡礼 转型新山西:由“黑”到“绿”的嬗变

《中国日报》“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山西巡礼 转型新山西:由“黑”到“绿”的嬗变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8-03 12:0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山西曾经因煤炭工业的“黑金”而繁荣,现正在快速转型为一个以技术为驱动、以高端制造业、绿色能源、优质化工产品为主导的创新型省份。

在晋城晋煤华昱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繁忙的工厂里,虽然只有300名员工,但每年有220万吨高硫煤转化成120万吨甲烷、50万吨清洁能源和多种化工产品。

  山西光伏发电基地规模位居中国第一。图为位于山西大同的熊猫外型的光伏电站,装机规模为100兆瓦。

 

  该厂调度长石文峰说,工厂去年8月开始营业,截至今年2月,实现收入6.6亿元人民币(合9590万美元)。

他说:“令人兴奋的是这个项目已经开始盈利了。”

位于长治的山西重点煤炭企业潞安矿业集团有一个新的生产企业,自去年9月份一直在满负荷运行。

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仅在“180项目”的一期生产装置运行中,每天就有12000吨高硫煤被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

“180项目”生产的产品之一是高端润滑油基础油,可被用来制造高质量的全合成润滑油。据潞安矿业集团总经理刘俊义说,以前只有外国公司才能生产这种高端润滑油,现在很多中国公司正在进军以煤炭为基础的化学产品生产领域。

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示范项目是国家863高新技术项目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的延续项目。

潞安矿业集团生产的全合成润滑油每吨零售价是原材料高硫

煤的50倍。据潞安矿业集团估计,山西有400亿吨地下劣质煤炭可被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环境友好的化工产品。

该公司表示,工厂最初生产的煤基合成油产品附加值低,使用范围有限,经过深加工后,可以开发出更加高端的煤基精细化学品。

该公司坚持产业走向高端、产品趋向终端的方向,现在已开发出五大类、54种、270个规格和型号的煤基高端精细化学产品。

用煤炭生产的产品不仅可以替代石油基产品,还可以通过气化过程生产的氢进行更经济的利用。

阳煤化工集团董事长冯志武说,与氨和尿素等传统产品相比,煤制氢已经成为该公司最具经济效益的产品之一。

“生产氢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用石油、水和煤炭,但是最便宜的方法是使用煤炭。”冯志武说。

“就生产每立方米石油制氢的成本而言,大约是1.6到1.7元,但即使煤炭价格上涨,煤制氢的成本也可低至0.9元。”

冯志武说,公司每卖出一立方米的氢气就能获利0.3元。

这些成功的案例表明,山西正将传统煤炭行业转变为清洁的、环保的和更赚钱的行业。

  山西天地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天地虹膜系列安全产品识别精度均达到 640 万分之一。

 

  今年的《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讲到,去年全省煤炭生产过剩产能减少了3090万吨。过去三年里,全省累计减少过剩产能8840万吨。

在煤炭产量下降的同时,煤炭产业优化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山西建立了20多个煤炭产业园区。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韩文科说:“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在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

“绿色生产和煤炭的高效利用将促进中国产业升级,实现整体绿色经济增长。”

山西聚集了大运、成功、吉利、比亚迪等整车生产企业,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图为大运集团机器人生产线。

韩文科表示,在2020年后,中国煤炭的消费量将大幅下降。预计到2030年,煤炭在总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将不足50%,在2050年将达到30%。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韩冬娥表示,近年来,山西省一直在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韩冬娥说:“山西是中国的能源基地,拥有全国第二大煤炭生产能力,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但也带来过度依赖煤炭的结构性问题。”

“山西已经明确到2020年将煤炭年产量降低至10亿吨的目标。”

韩冬娥表示,在这个目标下,主要目标是增加高质量煤炭的供应。

在优化传统煤炭产业的同时,山西也将转变为高端制造业基地。

百度、华为、中兴、浪潮、腾讯等中国知名企业和山西合作。图为世界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公司在山西创建的百度云计算(阳泉)中心。

据山西省统计局统计,去年山西省GDP达到1.68万亿元,同比增长6.7%。在年收入超过2000万元的行业中,煤炭行业只增长了0.3%,而制造业增长了9.2%。

总的来说,制造业贡献了山西工业增长的76.4%。

今年年初,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表示,山西将加快各产业的发展,包括铁路运输、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和现代煤炭等产业。

据该部门2019年行动计划指出,山西省将为新兴产业建造产业园和产业集群。包括把太原和大同建设成交通装备制造中心,把太原、大同、长治和运城打造成汽车制造基地。

(中国日报记者任小瑾 孙瑞生)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