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名家访汾酒 牧童遥指杏花村

文学名家访汾酒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7-20 19: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7月16日下午,“第二届中国白酒溯源——文学名家访汾酒”采风活动在山西汾阳杏花村举行。北京市作协副主席刘庆邦、山西省作协党组书记杜学文共同参加采风活动。参加此次采风的还有诗人王久辛、原河南省文学院院长郑彦英、《小说选刊》副主编王干、《中华读书报》主编助理舒晋瑜、《山西文学》主编鲁顺民、《黄河》主编黄风等。

两天多的时间里,作家们深入酿酒车间一线,寻访汾酒老作坊遗址,与工人师傅和“汾三代”们亲切交谈,亲身体验晋商文化和汾酒文化。

“这次来杏花村汾酒厂采风,就是要看看山西最近几年 发生的变化,同时感受一下汾酒的精气神。”活动的组织者、青年作家李昌鹏说。从去年开始,汾酒集团分批邀请文学名家走近汾酒,为优秀作家记录人文风采提供文学交流和思想碰撞的平台。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现任《小说选刊》副主编王干说,“小时候读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使我对酒文化向往不已,梦想长大后当个酿酒工人。这次采风,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汾酒对文学是厚爱的,而文学对汾酒也是有情怀的。这是汾酒和文化不谋而合的共通点。”

鲁迅文学奖和老舍文学奖双奖得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刘庆邦已年近70,谈起汾酒,满眼都是乡愁,“儿时喝的酒,只觉得辣,但那种印象最深,我去过的酒厂很多,喝过各种香型的酒很多,但汾酒是我最爱的酒之一。”一坛老白汾承载着几多中国人的乡愁,一杯老汾酒唤起多少儿时回忆。

除了感受传承,汾酒带来的变化同样“翻天覆地”。首届鲁迅文学奖得主、著名军旅诗人王久辛认为,汾酒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堪称中国白酒的“鼻祖”。此次采风,亲眼目睹杏花村汾酒厂的发展速度、产业规模,十分震撼。“作为中华名酒,希望汾酒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脚步,进一步做优做强做大。同时也希望汾酒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更多的中国人能够感受汾酒的魅力。”王久辛说。

汾酒,也是友谊的连接。原河南省作协副主席、文学院院长郑彦英说,20年前,自己还担任《三门峡日报》社社长时,曾与作家陈忠实把酒言欢过“千禧年”,当时喝的就是珍藏多年的两瓶老白汾酒。“一杯六十六度的汾酒下肚,浑身清爽,干、纯、烈。”

“汾酒所呈现的性格,和山西人的性格特别像,内敛、厚重、不张扬。”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杨遥数次去汾酒厂参观,每次感受都不同。青年作家刘飞对用汾酒调制的鸡尾酒十分感兴趣,“第一次品尝用中国白酒调出来的鸡尾酒,出乎意料。”《作家文摘》编辑王晓君忆起儿时陪父亲喝酒的事,“我们老家那边,汾酒是最好的酒之一。”资深出版人陈武说,前几天自己跟朋友谈起要来汾酒厂时,大家充满羡慕之情。

“对于酒,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酒给人的感觉也各异。无论怎样去探寻,酒与文学本就是一回事,作酒便是作文。”汾酒集团董事会秘书长张琰光说。(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