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县赤木洼:依托组织建设 实现乡村振兴

柳林县赤木洼:依托组织建设 实现乡村振兴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7-18 11:2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吕梁山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柳林县成家庄镇赤木洼村就位于大山深处、柳林县城以北20公里处,全村200多户人家、700余口人,散落在高低不平的梁梁峁峁上。

7月4日上午,当记者乘车沿着崎岖的山路,来到这个海拔在一千米以上、地势极为陡峭的山村,心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是:村民们是靠什么生活的?

听随行的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王昶介绍,赤木洼村,论自然条件,在柳林县很一般,是个纯农业村,然而2018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是柳林县有名的“模范村”。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一穷二白、四周无良田、地下无资源的村子,实现脱贫的“秘诀”居然是“党建”。

赤木洼村党支部和村委会

据村党支部书记任茂林介绍,赤木洼村由赤木洼和王家寨两个自然村组成,全村268户748人,有劳动力237人,贫困户8户25人,低保户16户22人,耕地1824.3亩,老百姓主要以种地和周边企业打工为主,该村现有党员34名,其中60岁以上的老党员17名,女党员5名。

近年来,该村秉承“党建引领强堡垒、乡村振兴谋发展”的宗旨,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用城市理念建设现代农村,用现代理念培育新型农民,短短几年,村级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较好地实现了党建引领与乡村振兴双向结合和良性互动,连续几年被上级授予“柳林县五好党支部”荣誉称号。

“五彩痕迹管理法”:党员教育管理的“金钥匙”

在赤木洼村党员活动室,记者一眼瞧见墙上的“五彩痕迹管理法”。

村党支部书记任茂林告诉记者,赤木洼村34名党员,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党员占了一半。为了更好发挥老党员示范带头和以老带新作用,该村采取红、黄、蓝、绿、灰动态调整的“五彩痕迹管理法”分类强化党员教育管理。

墙上张贴着党员“五彩痕迹管理法”

“以五种颜色定分类标准。红色代表优秀党员、黄色代表合格党员、蓝色代表流动党员、绿色代表老龄党员、灰色代表后进党员。”任茂林说,村支部从政治学习、业务技能培训、组织生活、遵守规章制度、服从组织、做好本职工作、联系服务群众、党员作用发挥八个方面明确考核分值。

记者了解到,该村党支部要求党员年初填写“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亮形象”情况登记表,签订“一状两书”(党建工作责任状、党员创先争优承诺书和党风廉政建设承诺书),明确每个党员全年工作任务,年初作出承诺;然后采取一月一排名、一季一汇总、半年一考核、一年一民主评议的“四个一”考核法,动态测评、综合评定党员标准,督促党员带头履职践诺、模范为民服务。

村党支部书记任茂林(左一)向参观者展示党员活动平台

以“四亮”践诺考核定五彩管理,以“保姆式”服务赢得群众支持。在“五彩痕迹管理”的推动下,该村党员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服务理念和吃苦在前、先公后私的奉献精神,做到了群众之事随叫随到,集体大事尽义务在先,利益之事群众优先,党员“保姆式”的服务赢得了全村群众的一致认可。

此外,该村党支部结合村情民意,在同宗六门内均衡发展党员、村民代表和村“两委”干部,注重发挥老党员的政治觉悟高、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威信较高的优势,所以该村在铝循环工业园区征用500亩土地、村内公共道路拓宽、产权制度改革等重大事项上能做到无矛盾、零纠纷。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党员的模范带头下,该村两委班子团结一心、干群关系融洽、邻里和睦友好,全村的环境整治、文化建设、民生保障、发展产业等工作都能圆满快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得到有效实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狠抓基层党建 打赢脱贫攻坚

在赤木洼村采访时,记者最大的感受是,村两委有着一流的办公环境、一流的制度管理。院内窗明几净、干净整洁,党员活动室、纠纷调解室、图书室、档案室、会议室,样样俱全。党员活动室的电子化办公系统也是一流的,记者从未在村一级组织见到如此先进的办公设施。

村两委甚至还有一个小型的“博物馆”,里面摆放着从几十年到上百年不等的“古董”,展示着不同时期的农具和生活用品,显示赤木洼古老的历史。

关于赤木洼村诞生的传说,“博物馆”里也有记载。

“有村头的老槐树作证,赤木洼至少有600年的历史。”任茂林说。

记者从资料柜里随手抽出一个文件夹,是村里一位党员的学习心得。

村党支部定期开展组织生活

任茂林告诉记者,村党支部以“三会一课”为载体,定期开展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活动,不断提高班子成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突出典型教育,使每个党员时刻牢记为群众服务的根本宗旨;建立党员联系制度,通过开展“结对帮扶”活动,“能人党员”主动帮助贫困户致富,强化了党员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他们首先从人民群众最需要解决的环境抓起,按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要求,加强垃圾分类、垃圾转运、垃圾回填等方面的工作,全面整治居住环境;修通了张家庄——赤木洼村通水泥路,拓宽村内公共道路,村内道路硬化面积超过90%,真正实现了户户通,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全面改善了生活环境。

同时按照“三基建设”的要求,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休闲文化活动广场、便民服务中心、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等场所进行了规划建设,充分扩展办公活动场所的功能,使其成为办公设施配备齐全、各项制度完善,办公、便民服务、娱乐休闲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活动场所,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通过不断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大大改善和提升了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营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为增加农民收入,从2011年起,村党支部带领全体村民实施搬山填沟工程,把原来的坡地、荒地变成了800亩的机修地,用机械化代替了人工耕作,亩产由几十斤变成了300斤,农民收入翻了两番。同时,依托铝循环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该村党支部制定了“农业+文化休闲旅游体验景区”的发展模式,计划用五年时间来完成,集体经济年收入年可增加200万元。

传承好家风 争当文明户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在“两不愁、三保障”得到基本解决之后,赤木洼村重点考虑的是村里的文化建设。

近年来,他们先后成立了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远程教育等一大批文化活动阵地。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又成立了秧歌宣传队,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了村民的综合素质。同时,深入开展“传承好家风、争当文明户”活动,以“好婆媳、好妯娌、好邻居、好村民”为创建纽带,把文明道德融入家教家风建设,形成户户争当“五星级文明户”的浓厚氛围。

图书室培养了村民阅览的好习惯。

村里文化生活有声有色

他们学习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健全基层民调机制,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社会治理好”,创造优良的社会环境;成立了治安巡逻队,做到群防群治,确保村民安居乐业;反对封建迷信活动,增强村民的法制观念。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健全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各项制度,做到村务、政务每月公开,并在党员大会上通过,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充分发挥村民监督委员会作用,确保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采访结束时,任茂林再次向记者表示,赤木洼村将紧紧抓住“党建”这个“牛鼻子”和“致胜法宝”,带领全体村民,向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