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媒体看兴县 花子村脱贫 经济林果立大功

6月20日,“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媒体看兴县记者一行来到了康宁镇花子村,实地了解当地产业扶贫的发展情况。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媒体看兴县 花子村脱贫 经济林果立大功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6-24 15:3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6月20日,“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媒体看兴县记者一行来到了康宁镇花子村,实地了解当地产业扶贫的发展情况。

李亚军在大棚里给记者介绍樱桃的种植情况。李建洲摄

花子村位于南川河中游,是兴县的最南端,国土面积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000余亩,人口1679人。过去,虽说一条公路穿村过境,除给少数身强力壮、有驾驶技术者以跑运输赚几个钱外,大多数家庭只靠种几亩薄地为生,几无任何增收门路。2014年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138户334人,大量人口外出务工,在村常驻人口仅为500余人。

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花子村在2107年实现了整村、全域、所有贫困人口退列贫困名单。兴县县委组织部派驻花子村工作队的成员李亚军说:“脱贫的关键还是依赖产业发展。”

据了解,自2015年吕梁市市长王立伟联系包扶花子村后,十分关心该村的发展和脱贫,多次来村调研,具体指导脱贫攻坚工作,给花子村注入了发展的强劲动力。2016年该村争取到了450KW光农互补光伏发电站项目,占地共16亩,2017年6月并网发电。截止2018年底,实现收入63万多元。

据李亚军介绍,光伏发电的收入主要用于补偿光伏电站建设用地的土地流转费用、村内公益事业和扶持深度贫困户。其中分配给贫困户的部分,根据“扶贫不扶懒”的原则,要求贫困户参与村内公益岗位劳作来获取每年3000元的收益。

“在每年举办的文明户评选上,会拿一部分钱购买夏凉被、洗浴用品等,来转变村民的卫生习惯。”

“光伏发电用的是耕地,上边光伏在发电,下边还能种些中药材,这样土地的性质不改变,还能多一份收入,实现了农业和清洁能源互补发展。”李亚军说。

除了光伏发电,花子村还利用153亩地建成132座大棚的种植基地,开展经济林果棚内种植。

“刚开始是农户自己经营,但由于年轻人都在外打工,缺乏劳动力,棚布烂了也不愿修,好多大棚都荒废了。”李亚军无奈地说。

为解决这种困境,花子村在2018年成立了“花子村经济发展合作总社”,以一人一股,每股50元来吸纳村民入股,统一运营大棚。

目前,共吸纳股民382户,合作总社以每亩每年700元的价格从农户手中将大棚土地全部流转,共涉及农户101户,其中贫困户32户。

大棚内套种的辣椒。李建洲摄

“刚开始种的是蔬菜,由于需要工人经常打理,经济效益不高。”李亚军说。

“2018年和山西省农科院合作,引进优良葡萄、樱桃苗,开展经济林果棚内种植,兼种部分蔬菜。”

据了解,目前大棚种植基地共种植樱桃3000株、葡萄35000株,玉露香梨3160株,并兼种黄瓜、西红柿、尖椒等各类蔬菜8棚。

“所种植林果2020年可挂果,2021年才进入盛产期。但种植的蔬菜2018年共收入20000余元。”

“合作社还雇佣农户在大棚里劳作,男工每天100元,女工每天60元。”

正在大棚里给葡萄剪枝的王秀蛾对记者说:“每天早晨5点到9点半、下午3点到7点半来这里工作,3个人一天剪一棚,每天每人60块钱,山上的地退耕还林了,平地还有3、4亩,一年收入有一万元左右。”

“以往种植玉米,一亩地才是几百块的收入,现在一亩地有80株樱桃,每株预计产10斤樱桃果,80株就是一万多元。”李亚军欣喜的说。

据李亚军介绍,根据山西省农科院专家预计,种植基地的年收益可达100万元,其中35%归村集体,35%给村民分红,每股年分红有3000元以上,村集体年收益将达30万元以上。

李亚军表示,花子村正在建设占地30余亩的肉蛋两用芦花鸡养殖项目,采用合作社+农户运营模式,建成后可进一步有效增加贫困户收入。(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