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   >   本网专稿

清明时节忆先贤 专家学者铸铁证——杜牧《清明》诗中的杏花村确在山西汾阳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8-04-04 14:15:42
分享

清明时节,山西汾阳杏花村春风送爽,桃李芬芳。3日下午,来自中国唐史学会、山西省社科院、复旦大学等机构专家学者聚首杏花村,纪念杜牧创作《清明》诗1193周年,并论证唐代诗人杜牧《清明》诗的诞生地。

近年来,围绕杜牧《清明》诗中所写“杏花村”归属何地一事,中国多地发声争抢,先后有“安徽池州说”“湖北麻城说”“山西汾阳说”等。

对此,来自全国的唐史专家、诗词专家、文化学者用大量翔实的史料,从气候、地理、历史、诗歌、酒文化等多角度论述了杜牧与汾阳的密切关系,以及杜牧在山西杏花村所写的《清明》诗带来的深远影响。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杜文玉发言时说,据有关文献记载,杜牧早年至少曾两次游历汾州,而且在这里写了《清明》诗。

再从汾阳生产名酒的历史看,杏花村遗址考古发现早在6000多年前的仰韶时期就有先民在此进行原始酿酒器,其标志性酒器具就是杏花村遗址发掘的小口尖底瓮。考古进一步证实这里早在商代就已经有了比较发达的文化,在北朝时期更已经生产了上层皇室贵族饮用的“汾清”酒,并且成为宫廷贡酒。汾阳杏花村汾酒不仅生产历史长,而且连续不断,得到盛唐时代伟大诗人杜牧创作的《清明诗》之垂青与赞美是自然无疑的。

针对杜牧是否曾到过山西汾阳的质疑,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教授石云涛说,太原是李唐王朝的龙兴之地,长安、太原两地交往密切。

根据史料考证以及唐代《长安太原道驿程图》显示,裴度、令狐楚、严绶等往来于长安、太原的高官、名士极多。杜牧早年曾有北上游边的经历。当时,他尚未入仕,走“太原—长安驿道”返长安时路经汾阳。《清明》一诗当写于此次行役途中。

据介绍,山西汾阳杏花村所在地有6000余年的仰韶文化遗址,2000多年的汾阳置县史。杏花村所产汾酒有1500余年的成名史。以上种种,均可佐证杜牧《清明》诗和当地的渊源。

对此,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安介生借助“环境史”的独特角度予以论证。安介生说,唐代山西中部地区的发展,与当时的水环境改善及水利建设密切相关。史料显示,汾州在当地官民的努力建设下,同样沟渠纵横,水域生态良好。就地域环境的细节而言,唐诗中所提到的“汾阳花”“杏叶鞍”,特别是杜牧的《请明》诗,更能为汾酒、杏花村早期历史提供很有价值的史实依据。

实际上,“杏花村”归属之争绝非偶然。首都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永平表示,1980年以前,杜牧诗实指汾阳杏花村没有任何争议。1982年以后,受经济利益驱动,各种争抢开始激烈。

在王永平看来,汾阳杏花村酿酒历史悠久。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御酒“汾清”酒,唐宋时期的“干和”汾酒等,都是杏花村汾酒的前身。这种酿酒文化吸引了包括杜牧在内的众多文人墨客。此外,气象学显示,唐代是一个气候温暖湿润的时期。彼时,只有汾阳杏花村最符合《清明》诗中描绘的景象。

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表示,《清明》诗因汾酒而兴,汾酒因《清明》诗而名。我们有责任让更多的消费者都能品尝到杜牧所饮之美酒。只有诚信做事,用心酿酒,弘扬杏花村汾酒所承载的中国酒魂、《清明》诗魂,才算是对杜牧最好的纪念。(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

分享
标签:

推荐